专升本没问题,本降专咋就不行?

2017年07月31日 08:17   来源:红网   磊磊

  “专升本”的学生一直被视为逆袭人生的代表,其家庭和学校对此更是喜闻乐见。若以本科身份入学,毕业的时候拿的却是专科毕业证,就不免让人大跌眼镜,心生寒意。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就出台了“本降专”的新规,这对那些学习较差,危及毕业的学生来说,可谓是惊天的噩耗。

  考上华科这样的名牌大学实属不易,倘若因学分不济而被学校开除,算得上是人生一大遗憾。可正是在这些大学里,翘课、挂科,沉迷于游戏的现象并不罕见,本科念完却因学分不够无法毕业的情况也是年年都有。此类现象的存在,致使学生专业功底不扎实,不利于高校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从每年高校人才输出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接层面看,“不合格”“徒有文凭”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整肃教育生态环境,让在校学生真正重视起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已然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遇到高校出台新规,动不动就谈教育制度要改革,动不动就说专业设置有问题,动不动就骂老师授课没生气,这些并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治学氛围。念过大学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情况下,并非专业设置不合理,只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而厌学,没有深入钻研自然也不会觉得有何用;并非课堂氛围缺乏活力,而是自己脑子里全是游戏画面,无心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至于教育改革,这应当是个永久性课题,国家一直都在朝着更优更合理的方向迈进。从根本上来说,在相对宽松的大学里,有些学生丧失了自律和学习的动力,自己怎么舒服怎么快乐,就怎么来。至于逃课或考试,经常被自己的“小聪明”应付通过。如果最后的补考或重修,总能成为心存侥幸学生的救命稻草,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在这种语境里,出台相关的“惩戒机制”,让“能升能降”并行存在,让那些安逸度日的学生感觉到压力,是一种必要的举措。事实上,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高校有权要求学生退学。只是这样的规定让家长和学生难以接受,且常会遭遇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的争议。于是,开除没有达到学校培养标准的学生的硬措施,就难以落到实处,这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疏于学习的底气。改变学生消极懈怠的精神状态,显然尤为迫切。华科祭出“本科转专科”新规的目的,意在改变一刀切式的培养模式,探索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学籍管理机制,同时给濒临退学的学生一条出路。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一规定非但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么残酷,那么不近人情,反倒更显人性化,更有温度,相当于给了面临退学的学生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

  世间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学习亦是如此。考上一所好学校,意味着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但为人生打下牢固的基础仍需通过努力来实现。这种主观上的深刻认识比什么都重要。与此同时,既然教育部门和高校对未能完成学业的学生有合理的应对措施,就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纸面,必须释放出应有的督促效力。这种外在的约束如果落到实处,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激励。

  从开除学生,到本科降专科,我们应当正视学校的初衷,打破惯性思维,认清高校培养人才的现实局面。“专升本”已成为一种常态,“本降专”为何就不可?高校的职责,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如果只为了毕业率而开闸放水,才是对学生、对社会真正的不负责任。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