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哲学回声——赵剑英学术自选集》:接地气的哲学创新

2017年07月26日 08:29   来源:光明日报   杨春贵

赵剑英文章

《时代的哲学回声——赵剑英学术自选集》 赵剑英 著 人民出版社

  赵剑英同志新作《时代的哲学回声——赵剑英学术自选集》于近期出版,该书收录了他从事哲学研究三十余年的成果精华。认识赵剑英同志近三十年,他给我的印象是勤于思考、思维敏捷、视野开阔、紧扣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以实践发展需要激发理论思考,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诸多前沿问题,这本文集亦鲜明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实践创新与哲学创新交相辉映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开始,实践概念及实践问题的研究就已经展开并贯穿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始终。书中,作者对实践概念内涵、实践形态、实践逻辑等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如《实践概念内涵及形态的历史考察》一文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方式概念的思想,提出实践形态的概念,即实践方式和实践内部关系结构两者的统一,并分析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等主要实践形态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新特点。《论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一文阐释了知识实践这一新的实践形态。《试析实践活动运行机制》《从实践的合目的运行模式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等文章,概括和分析了实践的动力机制、控制调节机制、规范运行机制和纠错机制,并运用这一理论剖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生的失误及其原因。实践问题的研究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强调了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能动性,认识和尊重实践的逻辑和规律,提高人的活动效能,这与改革开放要破除教条束缚,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相一致的。

  随着实践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教科书体系的质疑越来越多。根据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全面深入解读以及时代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发展,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成为哲学界共同关注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在书中指出,传统教科书“忽视了实践观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的基础意义,忽视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和价值观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忽视了当代科技革命的新变化、新成果、新问题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的新挑战”。《从价值批判到科学批判》一文探讨了价值批判方法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深入分析了如何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总体性特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的有机联系和马克思主义与其历史实践的内在联系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二是要凸显民族性,包括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予以创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蕴含的哲学思想,总结和提升“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三是要体现开放性,吸收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审视和批判,以及理论建构方面合理的成分;四是体现时代性,回答当代社会形态发展问题、生产理论问题、文化理论问题、价值共识问题、现代性和中国现代性建构问题以及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哲学问题,等等。这些视角和方法在十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现代性建构的集中反映,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的自觉。

  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解决之道

  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对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观念造成冲击,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再次凸显,解决这一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书中《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文化认同危机与建构社会基本价值观的紧迫性》两篇文章对此作了深入研究。文章指出,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入侵我国一次次失败,导致我们不可避免地把西方技术和制度认定为“先进”,这种对“现代性”的识别就产生了一种认同,从而对自己的文化传统进行完全彻底的清算,文化认同危机由此产生。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包括康有为、陈独秀、李大钊、孙中山以及中国共产党等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反应和解决方式的历史考察,赵剑英同志指出,解决这一危机的核心是利用自身文明创造新的价值观。由此,赵剑英同志对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进而形成体现中国现代性内涵的制度文明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文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从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一文,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文化是一种硬实力,是生产力;又是一种“软实力”,是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同时也是一种创新力,是民族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文章还分析这一文化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形态理论,拓展了唯物史观对社会动力观的理解。《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内涵》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形成的历史和脉络,阐释了其丰富内涵,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五位一体”的重要一极;既是一种软实力,又是一种硬实力,具有强大的导向力、凝聚力和创新力;目标是培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属性上可以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性。书中,作者还敏锐地指出,要从历史维度和发展实践相统一的角度寻找分析解决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途径,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这一判断非常准确地把握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症结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思考

  长期以来,作者还对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的理论创新给予关注和深入思考。如《对马克思主义全面而精辟的阐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包括从科学性、有效性、信仰上阐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重要性,从整体上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批判本质和理论创新的强调。再如《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价值和伟大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者统一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通过与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模式如苏联模式、古巴模式,资本主义的多种社会形态如民主社会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比较区别,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及优越于同时期其他社会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从对世界文明贡献的角度阐释了这一新型社会形态的伟大意义。这一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对于如何理解和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正如书名“时代的哲学回声”所示,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能深切地感知剑英同志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心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家国情怀和为此而付出努力的责任担当,这不仅明显地体现于《从衰落走向复兴——中国现代化的百年追求与展望》一文中,而且自然流露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诸多文章中。该书是赵剑英同志学术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祝愿他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再接再厉,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作者:杨春贵,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