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投机”该当收敛

2017年07月25日 08:14   来源:北京日报   李景阳

  鄙人不是语言专家,今日却做起“词义辨析”来,缘起是某日茶余胡思乱想,觉得“投机”一词的语义,今昔颇不同。

  在很长一段时期,“投机”一词是贬义的,譬如“投机倒把”、“投机取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投机”变成了中性词。譬如,做生意“投”个赚钱之“机”。而在投资领域,“投机”还是专业用语,有译书曰“有钱的人可以投机,没钱的人不可以投机,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可不是嘛,股民整天玩的,就是“低买高卖”的把戏,谁会投机,谁是赢家。

  但市场经济并未给“投机”一词彻底平反。如今,你若说某人“惯于投机取巧”,或说他是“投机分子”,那人肯定跟你翻脸。即便单说商业行为,也不是一切投机都好。

  既然“释义”,我姑且把商业投机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底线以内的投机,另一类是突破法律底线的投机。底线以内的,就是正常的“抓商机”,商机抓得好,自己赚了钱,没准还为国民经济发展出了力气,此为“良性投机”。另一类是越线的,该绳之以法的,经济犯罪都属此类,不细说。

  比较麻烦的是“中间地带”。这种投机在游戏规则以内,却有点不仁义,法律奈何不了它,只能诉诸“道德法庭”。但“道德法庭”仅仅是个比喻,不过就是诉诸自省,顶多再加上“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延展范畴。倘若再加上什么“利益攸关”,“自省”那就难了。

  旧时,有一种投机叫“囤积居奇”。现在这个词用得少了,类似现象却依然很多。你看那“算(蒜)你狠”,发狠的商家玩的就是这个套路。再看那瓦楞纸,价格疯涨以至翻倍,厂商还不依不饶,下家买一千吨,他只给五百吨。房地产商更是轻车熟路,“捂盘惜售”即是。瞅准机会大批量“买断”,人为造成市场紧张,而后伺机高价抛出——这类经济行为,说他违法有时又够不上,说他合情又失之太远,有时甚至还有点“以邻为壑”、“乘人之危”的意思。总之,大家似乎拿他没辙。

  还有一种投机倒是颇具新兴色彩,可我以为更该警惕。有报道称,近来有位马拉松爱好者没抢上普通参赛票,只好借“慈善名额”的名义报了名。不过,这个“慈善”不是白给的,价钱还不低:普通报名每人200元至300元,慈善名额每人2000元至3000元。说也怪,马拉松比赛,参赛人可上万,还有什么“指标内”、“指标外”?怕是人为制造名额紧张罢!慈善行为本为济贫,但最终却逼得普通选手因为票荒不得不购买慈善名额,这个名目设置的逻辑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若此招不灵,在下还可出个主意,谓之“贵宾名额”,开价三万,怎样?

  我说此等“投机”应当警惕,还因为它利用的是本应惠民、少收费或不收费的全民健身运动。若做语义考,实属不该投机的也混在投机行当里投机一把,此时的“投机”一词便只好作贬义解了!而这词义之贬,根据在哪里呢?那就是,看你的投机行为与他人利益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倘是损人利己,即利己以损人为前提,则此等“投机”该当收敛矣!

  有道是,“其施厚者其报美,其怨大者其祸深;薄施而厚望,畜怨而无患者,古今未之有也”。有些投机,倒是逃开了法律,却积下了人怨,总有一日会“祸深”的。“无患”,请别指望!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