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步入“服务经济”时代

2017年07月18日 13:57   来源:中国网   盘和林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邢志宏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6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6%。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生产性服务业和物流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59.0%以上,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0.7%和60.0%,分别比上月提高0.4和0.8个百分点。(中国网,7月17日)

  上半年服务业较快增长,景气度持续提高,特别是“服务业生产指数”引发公众的关注。实际上,这些指标都指向一个可喜的经济变化----我国今年以来服务经济加快发展,说明我国产业结构积极转型、新旧动能转换取得较好成绩,提示我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非常明显,我国经济正在逐步摆脱投资、出口依赖,逐渐步入“服务经济”良性发展轨道。

  公众对“服务业生产指数”感觉新鲜甚至是陌生并不奇怪,因为这个经济指标是今年3月份才首次亮相,那是公布今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披露的指标。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盛来运称,服务业生产指数主要是全面反映服务业的短期变化。换言之,“服务业生产指数”是一个能很好反映短期(月度)服务业变化的经济指标。

  今年以来,不仅仅是“服务业生产指数”,我国服务业各项经济指标都在提示着我国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这一事实。而服务业比重超过工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我国近年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取得成效的重要指标。

  2016年,服务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384221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8%,在三次产业中继续领跑,增速比第二产业高出1.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已上升为51.6%,比上年继续提高1.4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11.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2%,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20.8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即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居于首屈一指地位的现象,也被经济学界的不少人称为“经济服务化”现象。

  从产业演进规律来看,“服务经济”是国家现代化和经济高级化的标志。以初级产品产业为主的农业是第一产业,当它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最大时为农业经济社会;以初级产品加工产业为主的工业为第二产业,其比重最大时为工业经济社会;其余所有其他产业归为第三产业。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当其比重最大时就是服务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的历史顺序是由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这是产业成长和供给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服务业对“保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动力在产业之间转换规律提示,第三产业(服务业)比制造业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常可占全部就业人员的70%至80%。从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来看,2015年中国一、二、三产就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8.3%、29.3%和42.4%。据测算,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人数大约比工业多50万人。

  服务业还是投资最多、税收贡献最大的领域。2016年,服务业投资仍保持两位数增长,比上年增长10.9%,增速高出第二产业7.4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8.0%,高出第二产业19.1个百分点;服务业新增投资占全部新增投资的76%;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比重达70.3%。2016年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6.6%,比全部税收收入增速高出3.3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税收收入增速7.3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56.5%,比第二产业占比高出13.2个百分点。服务业新增税收收入超过了全部新增税收收入,为全部新增税收收入的109.5%。

  这些数据不仅充分证明了我国经济正在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更揭示了“服务经济”在就业、税收、投资等国民经济增长、增进民众福利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我国服务经济的增长空间和潜力还很大,我们离服务强国还有不小的距离,这需要我们持续深化服务业改革,让服务业继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并向服务强国迈进。

  (盘和林,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