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被擅改志愿为何一再发生?(图)

2017年07月12日 11:22   来源:南方网   段思平

  近日,安徽霍山县一位父亲张德才写下一封长微博,称自己的儿子张朝阳中考考出700多分的好成绩,却因为“老师擅自修改报考志愿,导致儿子仅能上职业高中。”7月10日晚间,安徽六安市教育局回应此事时表示,已督促霍山县教育局进行调查核实,严肃处理。(7月11日《法制晚报》)

  篡改志愿,剥夺了考生自主择校的权利,让考生辛苦复习备考的努力付之东流,这将对考生及其家庭造成怎样的打击,我们不难想象。更令人愤懑的是,类似的恶性事件竟然已经多次发生。譬如2015年,甘肃张掖市肃南县某高考生因志愿被老师修改,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2015年,安徽全椒县三圣中学,一班主任篡改37名考生高考志愿;2014年,九江彭泽县一名班主任擅自修改学生高考志愿……

涉事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删除张朝阳的志愿是个失误。(视频截图)

  纵览这些改志愿事件发生的原因,有的是老师“好心办坏事”,出于对学生前途负责的考虑,悄悄把学生志愿填得更保守了一些;有的是老师收了好处,改考生志愿给某些学校输送生源……无论是出于哪种目的,都是对考生本意的歪曲,是应该绝对禁止的行为。遗憾的是,尽管改志愿事件一再发生,但却始终没有得到制度性的防范,类似的悲剧还在不断上演。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能轻而易举地改人志愿?志愿填报系统投入使用已经多年,难道不能进行必要的升级,防止篡改吗?比如,密码交到每个学生手上,而不要让班主任掌握;填报志愿将电脑系统填报与学生签字确认统一起来,在确定的最后一刻需由学生本人同意,等等。志愿填报是如此严肃、重要的事情,涉及到考生、学校等多方利益,却缺乏必要的防范和监督,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漏洞面前,能不发生事故吗?

  制度的缺失还体现在,制度性救济严重缺失。学生被改志愿后,往往是相关责任人被“严肃处理”(此次安徽的事件中,教育部门也是这么表态的),但是被损害利益的考生怎么办?要知道,很多时候,被改的志愿改不回来,是因为志愿填报系统规定,志愿只能改一次,考生志愿被篡改一次后就没有机会改回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启动申诉程序,给考生多一次修改的机会,让考生被改的志愿回归到本意?

  改志愿事件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因此,事前的防范,和事后的救济,都是必不可少的。别让相关考生的眼泪白流,填补漏洞、完善制度,已经不能等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