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栅栏”,让创新自由生长

2017年07月10日 07:5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做什么和谁来做是决定创新能否成功落地的关键因素。可眼下,无论是涉及做什么的项目申请,还是与谁来做有关的人才储备,都存在体制机制上的“栅栏”。这些“栅栏”遏制着企业的创新活力,阻碍着他们的创新脚步。拆“栅栏”是件知易行难的事情,需要智慧与勇气,更需要决心与耐心。

  日前,各地有关落户的新政密集发布。先是武汉出台“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政策”,涵盖放宽落户、安居保障、主题社区、融资支持等9大内容;紧接着,成都宣布将改革人才落户制度,本科生凭毕业证可申请落户,即推行所谓的“先落户后就业”。两地新政甫一出台,立刻赢得掌声一片。这掌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求贤若渴的企业。

  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我国企业进入了创新活跃期。不少高新企业依靠创新提高了核心竞争力,拿到了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一些传统企业通过创新实现了转型升级,在激烈竞争中重新站稳了脚跟。即便如此,也不能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创新之路上,还有一些体制机制上的“栅栏”遏制着企业的创新活力,阻碍着他们的创新脚步。

  就拿创新人才来说,本就难觅,找到人才,引进也不易,户口、编制、档案、子女上学、出入境管理等“后勤保障”问题,都是限制人才流动的障碍。因为缺少体制内外身份自如转换的“旋转门”,事业单位的创新人才就会在是否参与企业创新上摇摆不定;因为落户上的限制会关联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问题,有一技之长的创新人才也会在是否接受企业抛来的橄榄枝时犹豫不决。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企业会给落户新政送上掌声。此外,目前以职称为主要内容的过于单一的人才评价体系,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有的规定甚至直接把企业的研发人员关在了门外,影响着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再看项目申请环节,资源分配极不均衡。很多企业都希望参与或承担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但最后的入选名单往往还是以大学、科研院所、央企居多,同样具有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没有足够的话语权。甚至一些项目申请指南中罗列的条款,就是为某些高校的科研院所或与之有关的企业量身定制的,其他企业自然沾不上边。当然,这种不均衡还表现在地域上,即非一线城市或不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获得项目支持比例偏低。

  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做什么和谁来做是决定创新能否成功落地的关键因素。可眼下,无论是涉及做什么的项目申请,还是与谁来做有关的人才储备,都存在体制机制上的“栅栏”。要加快创新步伐,我们要尽快拆掉这些“栅栏”,让创新自由生长。

  针对项目申请中面临的问题,建议在编制项目申报指南时充分吸纳企业创新骨干参与其中,给企业更多话语权,以更好地对接市场。在国家项目评审时,平等对待高校、科研院所、国企、民企,平等对待一线城市的企业和非一线城市或不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重点考察项目匹配程度和创新实力,不以机构性质和所在区域为权衡指标。

  针对“人才瓶颈”,建议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为企业研发人才和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人才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前者应更侧重于成果转化和应用。也可设置“过渡期”,为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间有序自由流动的创新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在人才流动过程中,对在原单位取得的发明专利更要有相关制度设计,避免产生知识产权纠纷。

  事实上,这不是一个新话题,我们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呼吁从来没有停止过,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都是向着这个目标发力的。只是,同创新一样,拆“栅栏”也是件知易行难的事情,它需要智慧与勇气,更需要决心与耐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牛 瑾)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