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防汛 把百姓事当成自家事

2017年06月30日 07:12   来源:北京晚报   张丽

  上周的大雨,让不少平房院落的老房子成了水帘洞、滴水岩,院儿里则是水乡泽国。这么大一个北京城,每年汛期,总会有地方出现这样的景象。防汛维修人员马不停蹄地跑,披星戴月地修,但饭要一口一口吃,房子也要一间一间地修,谁都觉得自己家最着急,于是也总有些顾不过来的焦虑。最好的办法,是把老院子、老房子好好整修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但谁来管这件事,又成了一个新问题。

  本报27日报道,不少老平房院的居民向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12345反映房屋漏雨、院落积水的问题,希望督促修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居民反映的平房院年久失修,下水不畅,一场大雨就会造成内涝。比如西城区羊房胡同甲46号院,原本是北京市建筑艺术雕塑厂的职工宿舍,十几年前厂子搬走了,如今院子的产权单位属于哪儿,居民们也不太清楚。因此遇到困难,是找街道、房管所还是产权单位,居民们自己也糊涂。虽然什刹海街道在下雨前派出了检修人员来到平房院进行了相关检查,过一段时间还要为居民修缮房屋,但是居民们仍然有些担心,因为发现问题的时候,大家并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解决。很多老单位的老宿舍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原来包管一切的单位早没了,虽然房子还是原来的房子,可各家各户产权情况早已经变得错综复杂,房子里的老人儿也七零八落,遇事想齐心合力拿出个所有人都满意的章程简直难比登天。

  其实,不光是下雨房子漏水要修房顶,还有前不久让很多老楼房住户动心的加装电梯等公共事务。老房就像一个老机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不说,年久失修需要修修补补的地方也很多,但又没到干脆一拆了之的份上。可是,老楼里住的新人老人都有,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可人心要是不齐呢?这样的情况下,要办事该找谁?假如各个单位都推三阻四,见到事儿就躲,就陷入到了“九龙治水”的困境中。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还是在关于防汛工作的报道中,本报也曾报道了新街口街道所辖各个社区动员志愿者深入每条街巷查隐患、做预防,随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做法。其中新街口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科长朱桦说得好,“防汛工作必须要带着感情来做,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解决起来就得当自己家的事,就不要再分是哪个部门的职能或责任了,谁有能力都要伸手。”这段话恰恰就是前面那个问题的答案。

  老百姓的事,不是让老百姓焦虑去找谁,而是应该有人心里装着群众,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诚然,产权复杂是个大问题,但如果真的做到了“谁有能力都要伸手”,就不再是个麻烦。至少,社区、街道要把楼长、街巷长落实到位,把“三个和尚没水吃”变成“一个和尚挑水吃”,让老邻居们遇到问题有个可以见到、说话的真人,而不是简单的一串电话号码或邮件地址,更不是冷冰冰的一串机构名称。“单位”也许早已消失,但人都还在,为人民服务的心也还是火热的。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