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硬的现实面前,请继续保持柔软的心

2017年06月29日 12:28   来源:光明网   宋潇

  近日,一篇名为《一位甘肃高分(648分)考生的请求》让不少人感动。它讲述了19岁甘肃定西考生魏祥身患重度残疾,以及全家为魏祥多年求学付出的艰辛努力。魏祥今年参加高考取得了648分的优异成绩,已经报考清华大学,他希望清华大学能提供一间宿舍,能和母亲一同前往,方便他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目前,清华已经做出回应:已备好宿舍,费用全免。(6月28日澎湃新闻)

  魏祥的遭遇让人心疼不已,一个刚要扣开桃李年华大门的孩子,却饱尝人生的艰辛。清华的回信让人暖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在此刻体现得尤为明晰。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对于魏祥来说,怕的不是自己即将要行千里,而是从此要与母亲分离。在坚硬的现实面前,魏祥是不幸的,身患重度残疾,没了爸爸的陪伴和支撑,只留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但在柔软的人心面前,魏祥是幸运的,高考648分的优异成绩,一封来自中国最高学府的温暖回信,尽管一身困顿,尽管有太多的不如意,此刻的魏祥和母亲,也一定是泪水中带着欢喜。

  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母子之间的深情,就在于它总是在你无助时默默陪你,在你落入低俗时真真爱你,不刻意索取也不求一丝回报。其实,关于“带母上学”的事例还有很多,前有陈斌强“绑着母亲去上学”,一条布带肩负心底孝道,后有13岁女孩史晶红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残疾的母亲。如今的魏祥“带母上学”,虽说角色出现了转换,性质却依然和前述事例相差无几,它们共同的样本价值在于:身处社会底层,逆境和艰辛并不可怕,它们也许会让你总是经历风雨,但更怕的是,你从此失去了生存的希望和向上层社会流动的信心。

  我们可能都会被清华的回信所感动,也会被魏祥这十几年的生活遭遇所牵动,文字的力量,就在于它直戳最柔软的人心,却渐渐消失于无形,但是,相比于感动,更应看到在这个过程当中,体现出的人性之美与大学之道。巧合的是,前不久,北京大学给招生初审未过考生的一封信,也同样让很多人在感动中体会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或许有人会认为,在临近招生季和毕业季,这些高等学府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在给自己塑造形象,赢得更好的招生口碑,但如果所有人都这么想,那么整个社会可能就会变得无法去真诚感动,满是猜忌和质疑。

  不知你发现没有,一直以来,北大和清华,这两所被冠以“国内最高学府”称号的大学,非但没有摆出“应有”的高姿态,却在历史的沉浮和时代的进步中,依然闪耀着光辉,原因在哪里?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原意是指大师是大学的灵魂,然而大学之大,既不在于大楼也不在于大师,而是“大”在学生。这里的大,取意胸怀博大、重视学生。学生的培养才是大学的根本使命,而衡量大学一所优劣的尺度,也在于能否让学生走向一个更高的人文和精神层次。

  就像如今清华大学的这封回信一样,它能让大多数人感动,体悟到其中的“清华之道”,恰恰就来自于清华对魏祥的那份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正如其在信中所言:“在清华园里的所有学子,无论是生活困顿,抑或身体抱恙,都会有“爱” 与“情” 相伴。穿花拂叶,除却一身困顿,成就自己的不同凡响……”可能这就是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奋然前行的最真实写照。

  所以,我愿意相信,清华的这封回信,不是一种泛营销套路下的公关技艺,我也更愿意肯定,魏祥的“带母上学”之路会迎来一个很温暖的结局。向好、向善之心,从来都不会因为命运的不幸就停息,善良的观察者,应该为这些不幸的群体感到更大的不幸,在坚硬的现实面前,请继续保持柔软、温暖的人心。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