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该被消费主义浸染

2017年06月29日 07:20   来源:武汉晚报   杨京

  如今幼儿园的小朋友,大班毕业照要穿着小博士服、小西服照艺术照,和好朋友在亲子餐厅、小游乐园、儿童乐园举办告别派对……从场面到精细度都丝毫不亚于大学生。据报道,北京市一幼儿园办“告别party”,包场花3万元,人均500元。

  该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钱?每个家庭从经济能力到消费观念都有所不同,其实并无定论,一味强调“艰苦朴素”也没有太强的可行性。不过,尚处于儿童阶段的孩子,就其观念和心智发展水平,玩得是否开心、小伙伴是否和睦应是主要诉求。至于形式和内容是否足够“高大上”,其实并非重点。类似的“奢华消费”,更多的还是成年人心态的映射。

  有理论认为,“创造需求”是消费主义的根基。如今出现的“儿童高消费”,可以看成这种理论的样板。更进一步说,这并非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某种人为创造的、而且是替家长创造的“需求”。

  前段时间,所谓“阶层固化”的话题十分火爆。热衷于“奢华投资”的家长,某种程度就是靠满足这样的需求,完成对自身群体和阶层的确认,并化解有关“阶层”的种种焦虑。至于孩子本身的意愿,不一定是考虑的重点。

  孩子们的确有某种追求合群的心理特征,但部分家长往往将“合群”简单理解为“人有我也要有”的攀比心理。而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孩子的幸福快乐是否真的得到了增长,是要打问号的。

  消费行为是个人自由,但对心智成熟,并对孩子的人格发展负有责任的家长来说,应在商家的推波助澜下保持理性。这不仅出于经济的考量,也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考虑:家长的攀比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并没有什么好处。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