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村多元共治的启示

2017年06月19日 10:18   来源:东方网   周锦尉

  顾村,我记忆中是个偏远的村落,近年来知名度越来越高了,从观上海樱花节开始,成为市民赏花的城市花园。笔者供职的研究会今年设定一个课题,其中调研对象选定顾村的基层治理。日前调研后确实感觉有启发。

  这里以顾村镇馨佳园社区的多元共治为例说点感受。

  顾村说是“村”,其实是个很大的镇了。就是馨佳园社区,也有1.52平方公里,总户数16277户,导入人口4.5万。这里是上海近郊六大保障性住房基地之一。从市中心沿沪太路到市郊宝安公路口即可看到鳞次栉比、高楼林立、整齐划一的新建大居。从2009年开始,已陆续有来自杨浦、闸北、普陀、静安、虹口、宝山、黄浦等7个城区及外来人口3.1万人入住(其中来沪人员约7000人)。大量人口集中导入,给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出了一道挑战性极大的难题。

  到2012年,大居还是处于“边入住、边配套、边管理”的状态,周边公建配套还在完善,小区物业服务也存在一定的疏漏,建筑与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四保不到位、购物娱乐不便等问题,让动迁居民对迁居环境心存疑虑。商业、医疗配套滞后。“开门七件事,成了一件心事”。

  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基层治理”的多元治理新理念,以后上海启动的“基层治理”的市委一号课题。顾村镇被列为上海市“镇管社区”创新试点工作试点镇。

  正是在中央和上海市区两级“顶层设计”的指导下,顾村馨佳园大居治理有了新的构想和明确的目标,他们构建一套多元协商共治机制。通过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搭建条线部门派出机构、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共治平台,完善诉求表达、意见征询、议题形成、协商议事、评估评议等工作环节,把社区规划、社区实施项目等公共事务纳入共治内容,形成共同价值,更好地激发各参与主体的内生动力。

  比如“心连心”茶室就是一个创造。从形式看,茶室是一个内部布置十分温馨舒适的居民日常活动的公共空间,但其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功能——作为社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区镇领导每周定期接待群众的场所,是实现“下情上达、上下互动”的重要平台。在“心连心”茶室,老街坊、老邻居在一起“嘎讪糊”,一方面,他们为生活环境的优化感到欣慰,愿意积极参与小区治理;一方面,也急切地想将新家园的建设、发展情况告知老街坊,特别还没有签署动迁协议的老邻里,让大家一起来支持动迁阳光政策;同时,他们与动迁居民都在想着老城区的发展,惦念着老邻居、老居委的工作人员。近年来,通过“心连心”茶室中一次次的沟通,顾村镇社区特别是大型居住区的交通、就医、就学、商业配套等各类生活配套设施日渐完善,“心连心”茶室成为基层党委、政府实现“善治”的重要功能性平台。

  顾村还建立供职联合会。社区共治联合会以综治办、房管办、房产开发商、物业、公安、商业、电力、学校、医疗、动迁导出地等为基本参与单位,以顾村镇社区党委、社区办为首要责任组织单位,各成员单位有责任人、活动机制、办公地点,相互协作,就共性问题、热点难点问题、百姓急难愁问题等讨论共治方案并责成督导落实。

  调研后笔者写下点滴体会,供网友分享。

  这一“大社区”的发育,是现代大都市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一个新生长点。经验告诉我们,社区刚建时的配套不全、管理缺位、居住矛盾突出的不满意状态,到现今的自治组织发展、交通医院等配套设施逐步发展、管理渐入正规的状态,馨佳园社区的治理经验,给人带来一股拂面的春风。

  现代化过程中,上海经历了外省人群大规模的转入、本市农民转为城镇、市区人群迁移郊区的“三大人群”迁移、融合的过程。顾村镇馨佳园社区则是“三大迁徙”都有,是典型的新兴社区。首先,我们对市区向郊区迁移的居民点赞,他们支持上海的改革发展,认同了自己居住地的迁移。其次,他们与外来人群一起、经历了新社区的“一张白纸”的精心描绘。尤其是,老的居民点是邻里亲近的“熟人社会”,到顾村,变成了“陌生人社会”,他们的经验说,经过“心连心茶园”、“议政厅”等社区平台的构建和活动,他们又成了“熟人”。社会学理论认为,农业发展阶段的农村以及老体制下的里弄,都是“熟人社会”。现代城市,人群流动性加大,成了“陌生人社会”,而社区生活的丰富、活跃,需要发育新的“熟人社会”。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上海调研时曾经说过,现代大都市中的“陌生人社会”要努力建立各种形式和平台,培育“熟人社会”,一遍建立更好沟通的社会氛围。顾村就是实践的案例。

  顾村镇馨佳园社区还有一张表格图看,既显示着这里的从镇政府到最基层的治理层次线路图,又有社区自治团队和社区共治组织的丰富构建图,这,体现着现代化治理体系中最基础的一块的良好状态图。从中我们体验着,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社会建设和基层治理的扎实发展。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