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二等座院士”,我们最该关注什么?

2017年06月15日 08:17   来源:华西都市报   朱昌俊

  78岁院士,穿着一双旧皮鞋,乘坐高铁二等座,低着头专心在研读一份材料,材料将整个小桌板铺满。6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在高铁上的这张工作照片,经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后,迅速引发网友的点赞和致敬。(封面新闻)

  在习惯讲究排场、身份的今天,一位老院士放弃本可享有的一等座待遇,主动“降座”到二等座,且过程中还不忘工作,确实堪称是一股清流,当然配得上舆论的称赞。但若仅仅只看到这一点,显然是不够的。在我看来,除了卓越的研究贡献,刘先林院士身上最弥足珍贵的一点,还是其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

  据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的回应,刘先林之所以放弃一等座,主要是为了方便和不能乘坐一等座的同事交流。换言之,“降座”,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此外,据说刘院士在火车上工作是常态,为了省下更多的钱搞科研,他还拒绝为自己配司机。从这些细节不难看出,无论是坐二等座,还是生活上简朴化,刘先林身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把自己的科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这种种表现,都反映出其作为学人的专注和投入。而这一品质,在今天这个时代恰恰是比较稀缺的。

  一定程度上,“扫地僧”院士也好,“二等座院士”也罢,他们之所以走红,就是因为他们所展现出的风范和形象,契合了物欲时代人们心中对某种纯粹东西的渴望。比如,对工作的专注,对专业的敬畏。对此,习惯性以“拿着高片酬、但蹭破点皮就要上头条的娱乐明星”来与刘先林院士这样的“朴素”作对比,其实是不太恰当的。作为娱乐明星,他们的任务或说职业就是娱乐大众,这要求他们必须“蹭头条”,只要不突破法律和道德边界,并没什么问题,但对科学家而言,职业特性要求他们必须能够坐得了冷板凳。虽说不一定要表现得如刘先林院士这般突出,但尽量远离舆论场的喧嚣,终究是必要的。

  因而,刘先林院士现象所带来的真正思考应是,我们的科研制度,是否能够真正让那些甘于奉献,坐得了冷板凳的科学家不吃亏,能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投入自己的专业?

  科学家也是凡人,不必遵循特定的生活范式,可以有像刘先林、李小文这样的“隐士”院士,也可以有站在聚光灯下的科普达人,但有一点应该坚守,那就是作为学人该有的职业精神。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围观“二等座院士”,最大的公共价值,也在于从这样一种传统的学人精神和状态中,习得一种专注的职业精神。也只有从这个向度理解他,才不会让围观变成打扰。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