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演进规律 看产业保护区的战略意义

2017年06月05日 09:47   来源:南方日报   刘江华

  随着珠三角轨道交通系统的逐渐成形和广州地铁系统向佛山、中山等周边地区延伸,顺德这一闻名全国的制造业基地快速地与广州这个特大都市融成一片,由此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房地产市场日益被看好。诱人的地产开发前景对地产商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面对这一态势,顺德人又一次敢为人先,未雨绸缪地出台了设立产业保护区的战略措施。

  所谓产业保护区,就是在本区域内规划出一定面积的地块,专门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其他新兴产业,以防止房地产开发蚕食先进制造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纳入产业保护区的土地,原则上不能更改土地用途。如因为公共设施建设产生用地需求,也必须经过严格程序审批。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顺德设立产业保护区的举措,具有普遍的战略性意义。

  设立产业保护区,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保持必要比例的先进制造业,可以有效防止产业空心化。产业空心化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由于制造业的全面衰退而引起的产业失调、国民经济基础削弱的现象。虽然,在产业演进规律的推动下,服务业超越制造业而成为主体产业是一种趋势。但事实证明,完全放弃制造业,最终会伤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基础,服务业的发展也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设立产业保护区,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保持必要比例的先进制造业,可以有效增强经济的持续竞争力。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其最终的竞争力还是体现在先进制造业上。近代以来,世界各强国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兴则国运兴,制造业衰则国运衰。即使是到了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美国等发达国家依然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大力推行“制造业回归”。我国那些经济增长走在前列的省市,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能保持着较强的发展势头和竞争力,其基本的动力就是来自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即使是我国经济的龙头城市上海,也是长期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正在建设的上海临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区,被定位为上海21世纪的实力代表区。

  设立产业保护区,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保持必要比例的先进制造业,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平台。世界科技创新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成果,绝大多数产生于制造业领域。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就是因为美国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军工生产等制造业领域站在了当今世界的高端。深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代表城市,也是立足于电子信息等强势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之上。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型时期。制造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广东也提出了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吸取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深化认识产业演进规律,推动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的第一个问题是三次产业结构问题。一般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会逐渐提高。如当今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到了80%以上。但是,这种产业结构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制造业也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这些国家都已经经历和跨越了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一个大国,在工业化的过程没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还尚未达到发达的现代化阶段,就出现第三产业比例高企,第二产业比例退落,那是一种虚假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因为这种比例结构的出现,是源于工业过早衰落而出现的结果。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的第二个问题是产业发展的内在历史逻辑问题。在广东许多地区,都十分注重发展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由此而认为,广东工业的发展可有可无,那就错了。纵观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历史,都是先有发达的制造业,以及由此带来的庞大物资集聚,然后才有相应的商贸业和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发展。发达的现代工业一定是现代服务业的先导和基础。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的第三个问题是房地产业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这里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发展的空间。由于巨大而快速的利益诱惑,有限的土地资源被以各种理由注入房地产业,工业发展的空间被无情挤压。二是工业发展的成本。由于房地产业的火爆,高企的地价与房价,事实上从厂房价格和住房价格等方面造成了对工业的驱赶。三是工业发展的资金。由于房地产利润的诱惑,必然吸引大量资本逃离工业领域而进入房地产业,造成工业投资萎缩。因此,如何防止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对工业的伤害,也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留住制造业发展的空间,保证制造业发展资金的供给,控制制造业发展的成本,是广东成功实施制造业强省战略的必要选择。

  作者系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