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萤火虫表演是残忍且无知的恶趣味

2017年05月24日 07:37   来源:红网   柯劲杰

  萤火虫,因尾部发出黄绿色荧光得名,也因这一发光属性,成为人类表达情感的介质。尽管环保组织一再呼吁“放飞即放死”进行抵制,而在现实中,萤火虫展览表演经久不衰,网络上,萤火虫活体售卖大行其道,并自称虫源来自“养殖基地”。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受制于养殖成本和产量,所谓的萤火虫养殖基地,实际上几无可能成为网售萤火虫的主要来源,野外捕捉仍是主流。(5月23日《北京青年报》)

  人们痴迷于各类萤火虫表演活动,无非是因为这种小昆虫会发光。如果它们不具备发光属性,恐怕再有噱头的活动也会无人问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很少有亲自见到萤火虫的机会。试想一下,在夏天热闹的夜晚,在围观人群的翘首以盼下,成千上万的萤火虫纷纷飞出盒子或箱子,点亮着周围的夜空。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啊!而萤火虫表演往往能与“浪漫”“爱情”之类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也难怪这么多人趋之若鹜了。

  萤火虫表演确实“炫目”,但人们在观看萤火虫表演的时候,是否会感到疑惑,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是怎么来的?毕竟没有人会真正相信它们是自愿被关在那狭小、幽暗的盒子或箱子里的。

  恐怕很少有人会去关心这个问题。人们关注的或许只是萤火虫的美丽,而并非它们的生命。萤火虫发光并非是为了供人类娱乐,而是出于繁衍的需要。雄性萤火虫为了吸引雌性完成交配,会通过在尾部发出黄绿色荧光,作为信号。因此萤火虫发光,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与“爱情”联系在一起,但为了观看萤火虫表演而强行限制萤火虫的自由,阻碍其交配,实在是一种既残忍又无知的恶趣味。

  仅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考虑,这种恶趣味我们也应当坚决抵制。萤火虫表演之所以受到追捧,除了它们本身具有发光属性外,还有人为制造噱头的原因。强行把萤火虫表演披上“浪漫”“自由”的外衣,掩盖其残忍的本质。很多人盲目追求表面且短暂的美丽,而忽视这种表演对萤火虫造成的伤害。如果不树立尊重生命的理念,我们很难发现这种观看萤火虫表演的行为有什么不对。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在夏天的夜晚,我经常可以看到纱窗上爬着几只萤火虫,闪烁着梦幻且浪漫的光芒。虽然它们的光远不及那些成千上万被“放飞”的萤火虫所发出的光那般“炫目”,但它们至少是自由的,通过这点点微小的光,我感受到了造物主的伟大和生命的美好。生命就算再渺小也都是值得尊重的,如果真对萤火虫感兴趣,可以去农村亲身感受一下,或者到公园里寻找它们的踪迹,这样我们得到的快乐才是纯粹且安心的。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