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袋二维码” 让垃圾分类不再是“包袱”

2017年05月23日 10:46   来源:燕赵晚报   杨朝清

  很多城市小区,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每组垃圾桶上都有不同的标识,清楚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但里面装的垃圾,其实没啥区别。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通过做强“两端”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端,给垃圾袋贴上二维码,调动居民积极性;处理端,让分类后的垃圾有地可去。(5月22日《人民日报》)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垃圾分类的作用不可忽视。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做到物尽其用,垃圾分类有着良善的初衷。然而,垃圾分类在执行过程中沦为“稻草人”,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模糊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之间的边界与规则,垃圾分类就难以梦想照进现实。

  不论是“嫌麻烦,不愿意分类”,还是“终端处理跟不上,分了也白分”,提升垃圾分类的公众参与,既需要提升公众的价值认同,也需要呵护公众参与的热情、畅通公众参与的渠道。只有降低老百姓遵循社会规范的成本,提升老百姓遵循社会规范的收益,垃圾分类才能更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之中。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带给我们巨大的福利;急剧的社会变迁,让许多人的精神家园建设“慢了一拍”。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垃圾分类有一个被公众“接触-排斥-接纳-认同”的过程。通过技术手段让“垃圾分类”更加便利、更加轻松,尝到“甜头”的市民才会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价值观念的重塑与更新。

  铜陵市每月免费为每户家庭提供两卷颜色不同的垃圾袋,拿着分类装好的垃圾袋,在垃圾箱前扫描一下两种颜色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对应的箱门自动打开。居民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称重的方式,获得相应的奖励积分,在指定商店消费或者兑换大米等生活物品。站在居民的角度换位思考,少给居民添麻烦,多给居民提供方便;懂得为他人分忧解难的“垃圾袋二维码”,自然更接地气、更有“准头”。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只有实现道德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有机统一,垃圾分类才能对居民具有普遍的、强烈的、持久的行为感召力与约束力。免费提供垃圾袋也好,积分兑换也罢,让参与垃圾分类的市民得到一定的回报和激励,有助于呵护公众参与的热情。

  有学者指出,“国家治理是制度与人的关系,它通过引导、协商、沟通、参与来达到治理目的,强调多元互动共治。”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推动垃圾分类,也需要公共部门、市场与社会三方的良性互动——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融入技术视角的“垃圾袋二维码”让垃圾分类变得更加便利、更加轻松、更加“有利可图”,自然会让人们更有参与的意愿和动力。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