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解决中国经济问题

2017年05月22日 07:50   来源:北京日报   周其仁

  自然界并没有现成的数字,也没有现成的数学,更没有现成的数字化技术。数字、数学、数字化技术,是人类基于发现的发明。人类为什么要发明数字?有好多解释。一种解释指向有用。无论是古印度人发明、后来以阿拉伯命名的数字,还是运用这些数字来计数、演算,直到当下风行全球的数字化生存,它们作为技术选项,都是被选来解决人类遇到的问题,即“有用”。

  讲起来非常有意思,简单数个数,怎么就有助于解决问题呢?是不是计量本身会促进行为的改变?想一想,远古时候,如果你一天采了10个果子,我却只采了4个,那是不是告诉我:应该多努力一把了?

  个把月前,路过大理时,听人介绍当地在扶贫中引入孟加拉穷人银行(就是格莱珉银行),由我们的银行提供贷款,但按人家的模式在山区开展小额信贷。其中一个原则是:穷人借了钱,不论多少,第一周之后就要开始还。我开始觉得不好理解,人家缺钱才来借,怎么第一周之后就要还钱?后来听一线工作的大学生详说了究竟。原来,规定每周还款,能够帮助穷人理财:一些不该花的小钱就别花,一些能挣的小钱就去挣,假以时日,就让贫困户拥有好几头自家的猪。这就是说,计数可以帮助脱贫。

  当今的数字和数字化,直接进入消费和交换,更重要的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极其深刻地改变了所有经济社会活动。

  去年夏天我们院部分老师、校友到美国访学,在波士顿附近看了一家公司叫1366。1366立志要让电更加便宜,其中一个途径就是大幅度降低硅片的制造成本。传统办法是先做硅块,然后切成片,由于硅块很硬,“切”的过程就要损耗一半硅料。1366的新技术是一次成型薄片,那就再也没有切的损耗,靠这项改进,大幅降低太阳能成本。怎么做到一次成型?当然离不开数字化技术。这是用数字改进制造,改进生产。

  这里的启示,就是抽象的数字、计数、演算、算法,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数字化技术,对人类利用资源、满足需求有重大意义。越往现代经济的方向走,越靠人的智力驱动,靠人的发现、发明,靠抽象概念推理而成的原理,靠能够应用原理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国经济应从资源耗费驱动,转向大规模靠智力、靠数字和数字化技术驱动。

  现在人们对新观念、新概念、新技术非常欢迎,不过不足之处还是有的,譬如新口号先声夺人,新概念铺天盖地,但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真正落地,问号不小。因此,在今天中国讲数字经济,要追求真正落地、普遍落地。马化腾讲得好:“互联网﹢”是技术,数字经济是结果。在“互联网﹢”数字经济这件事情上,要结果导向。不管“互联网﹢”再潮,数字化技术再炫,都要看能不能解决问题。

  有观察说,数字技术可助力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提升品质。品质确实已成为我们制造能力的一个短处。好字当头,知易行难。难就难在常年杀价竞争,任何厂商想要提升品质,只要贵一点,就不容易在竞争中站住脚。怎么从非贵即劣的环境里杀出重围?小米的经验有启发。讲出来,就是雷军他们用“互联网﹢”制造品质,用数字化技术把制造业的生产、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下来,然后把结余资源集中于品质提升,最后主打“性价比”——那就是产品质量非常讲究,但卖价就是不贵。这让我们看到,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大有希望。

  中国大量企业都是小微企业,要利用网络效果极其显著的互联网,结构上难匹配。口号再响,本来带不动的还是带不动,曲高和寡,怎么弄?这也牵扯一道金融难题,那就是小微企业融资难。当然难,因为小微企业缺信用,而大金融机构的识别成本实在又太高。如果用腾讯开放创新平台的办法,或其它类似的做法,一家大公司带出几百个、上千个小微企业,应该也有助于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

  最后,用数字技术解决问题,既要解决人家的问题,也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哪头是重点?我认为用数字技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是重点。因为用新技术帮人家解决问题,这个钱不好挣,惟有真帮人家解决了问题,才可能挣到钱。这就是说,比之于开会、喊口号、发文件的办法,用市场的办法,用服务挣钱的办法,能够更大规模、更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可以避免空喊时髦口号但不落地的弊端。市场是个互相服务的体制:你的问题请别人帮你解决,你用新技术去解决别人的问题。互相服务、互相挣钱,更广泛地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争取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