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充满焦虑 “新锐中产”应该是怎样的一群人?

2017年05月09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舒圣祥认为,大多数“新锐中产”感到焦虑,一方面,中产的划分没有考虑到实际生活中的压力,基本上只有统计意义;另一方面,面对压力的不同选择,也影响着个人的心态和发展。

  近日,某招聘网站发布的《中国新锐中产调研报告》将10万-50万元年薪人群定义为新锐中产。针对当前收入水平,40%的新锐中产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仅有13%的人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调查显示,95%中产会感到经常焦虑或偶尔焦虑。其中,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他们焦虑感的主要来源,占比为71%。(5月8日《南方都市报》)

  古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多少收入算中产,多少人能被划到中产里,其实只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具体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感,与这个统计数字恐怕并不对应。收入达标的可能过得很悲催,收入未达标的也许感觉很幸福,所谓新锐中产,其实很难有准确的界定标准。

  40%的新锐中产对当前收入不满意,95%的新锐中产感到焦虑不安:一方面对现状不满,另一方面对未来迷惘,这大概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新锐中产的典型特征。房子、车子、孩子掏干了他们的钱包,让他们感觉压力山大;未来在哪里,饭碗稳不稳定,收入会升还是会降,这些让新锐中产很难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困境,每一代人也都有每一代人的压力。所谓财务自由,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止境。理论上,只要钱生钱的速度超过了你的日常支出,那就算是实现了财务自由,就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可是,随着赚钱能力提升,支出水平也会迅速增加,我们难免总要生活在压力之下。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焦虑就没有提高,新锐中产感到压力山大,没什么不正常的。关键是,我们面对压力时,是选择逃避还是选择直面,我们抗压的能力如何。举例而言,只对老板负责的人,工作总是痛苦的,做一行恨一行;对自己负责的人,工作总是快乐的,干一行爱一行。前者只是一个挣钱机器,伴随运气好坏,获得或多或少的金钱;后者是有追求的独立个体,无论运气好坏,总能获得智识上的成长。

  真正的新锐中产,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一批人:他们能够主动承受压力,永远心怀梦想,得意时不忘穿上底裤,避免他日走光,失落时也能就着泡沫干杯,并不怨天尤人。(中国经济网网友 舒圣祥)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为啥不愿承认自己中产了 

     “娃哈哈212项收费”里的中产阶层问题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