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航母下水 国之重器必以国之实力与精神为支撑

2017年04月28日 08:36   来源:北京日报   胡宇齐

  国之重器,终究要以国之实力、国之精神作为坚定支撑,才能够持续释放出强大的能量。从近代任人宰割的屈辱,到如今涅槃之后的腾飞,这遭际起伏变化的背后,是我们的国家从四分五裂走向了团结凝聚,我们的国民从蒙昧麻木走向了开化文明,我们的制度从腐朽落伍走向了现代先进。今天,中国海军发展迎来又一个“高光时刻”,这验证着发展道路的正确,昭示着民族精神的昂扬,折射出国家实力的进步。

  2017年4月26日,这无疑又是一个必将被载入史册的时刻——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出船坞,与浩瀚大海亲密接触。下水是舰艇建造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国产航母成功下水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这一刻,万众瞩目、国人欢呼;这一刻,先烈的血泪、前辈的心愿与历史的曲折交织,激荡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深沉情感。

  海殇则国衰,海强则国兴。作为一个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不能制海,必为海制”。有人曾这样形容,“三十年陆军,五十年空军,一百年海军”,的确,海军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朝一夕,航母的建设也从来不会轻而易举。中国的“航母梦”绵延百年,几代人不懈努力,个中艰辛让人动容。如今航母建设取得巨大突破,不仅足以告慰前人,更意味着中国海军有望“脱胎换骨”、中国领土有了更强守卫。抚今追昔,回望那波澜壮阔的海军发展历程,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在近代史上,中国海军也曾有过堪称强大的“高光时刻”。将时针拨回至一百多年前,那时的大清北洋水师,从舰艇装备到官兵素质均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然而却在甲午一战中以“全军覆没”的惨烈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短暂生涯,空余“此日漫挥天下泪”的无奈叹息、“直把昆明换渤海”的历史声讨。甲午战争,堪称一个庞大帝国崩溃的临界点,海战之败更“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此后,外国殖民者掀起新一轮瓜分中国的高潮,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民族命运开始跌入历史的谷底。

  “甲午之战,胜负早已在较量之前,战场之外”。彼时那支初创的海军,背负的是国家的积贫积弱与民族的沉沦颓废,面对的是执政者的腐朽堕落和内部的一盘散沙。只有躯壳而无精神,表面的强大自然难以为继。国之重器,终究要以国之实力、国之精神作为坚定支撑,才能够持续释放出强大的能量。

  今天,中国海军发展迎来又一个“高光时刻”,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历史的悲剧不会重演,时代的荣耀将会延续。因为,今日之中国,不论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还是经济体量、国家制度,皆不愧为一个现代化大国。这个上下同欲、昂扬向上的国度,这个积极进取、致力复兴的民族,有决心有能力去打造一支劲旅。从近代任人宰割的屈辱,到如今涅槃之后的腾飞,这遭际起伏变化的背后,是我们的国家从四分五裂走向了团结凝聚,我们的国民从蒙昧麻木走向了开化文明,我们的制度从腐朽落伍走向了现代先进。我们不甘人后、奋发进取,全民族的凝心聚力,本身就是一股坚韧强劲的力量。

  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一种逻辑愈发清晰:团结起来,这是我们发展向前的力量所在,体现在制度层面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出优势。就拿航母来说,其建设发展不光要有战略决心和信心,更要基于强有力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制造实力和健全的国防工业体系,堪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国产航母能够以惊人速度下水,正是基于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基于党的有力领导、统筹协调,基于国家制度之下军事力量、经济力量、社会力量等的充分融合。如今,我国正进入一个创新盛果期,超级工程应接不暇:“天眼”开启探索苍穹,“天舟”实现太空加油,“蛟龙”载人深潜海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下,我们取得了耀眼成就,并将之凝聚成争取更大光荣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国之重器的突破,验证着发展道路的正确,昭示着民族精神的昂扬,折射出国家实力的进步。坚定不移走好我们自己的路,团结起来办好我们自己的事,“中国号”巨轮就一定可以扬帆远航,驶入更加光明而开阔的水域,迎来民族复兴的壮丽图景。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