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为什么会有524名中国医生论文造假?

2017年04月25日 13: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施普林格出版社发表撤稿声明,旗下《肿瘤生物学》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据报道,撤稿涉及524名中国医生,他们中有不少都在知名的三甲大医院工作。

  医学论文造假与评价体系有关

  医生身影的出现,与目前国内医生评价体系不无关系。有的医院以发表论文或论文数量为评价导向,有的医院对发表论文的期刊级别有硬性要求,当论文成为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的硬杠杠,其功利属性就会放大,从而溢出到市场。随之而来的是,产业市场形成攻守同盟,类似于同行评审等机制失灵。而且,同行评审及投稿过程中的造假问题是全球性的,并非任何国家所特有。【详细

  一组来自医学行业媒体的调查数据显示,接近四成的医生表示自己没有造假行为,但是迫于压力可能会有。与此同时,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医生认为发表论文对提高医术不重要。【详细

  当务之急是理清各方责任,猛药去疴

  中国学术界对舞弊问题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不能总强调一些场外因素,强调一些客观因素,给舞弊找理由。在舞弊发生后,如果不给予最严厉的惩处,就会让舞弊的成本过低,让学术造假层出不穷。【详细

  一名中国学者被发现造假,面临的可能只是“收回研究经费”这样的处罚。如在欧美日韩各国,造假者将可能因欺诈、挪用公款而坐牢,以及被取消教授职位和学位。违法成本若不足以震慑到造假者和投机者的心灵,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这些“小小惩罚”自然止不住他们铤而走险的脚步。【详细

  让学术的归学术,职业的归职业

  “学”与“术”、学术研究者与实际操作者的混为一谈,让论文产业长盛不衰。原本意义上讲,让学术的归学术,让职业的归职业,让搞研究的去写论文,让实际操作者去落实论文里的成果——奋战在工作面一线的医生、教师不应该过多地承担直写论文的职能,由此逻辑出发,就应该直接取消一些行业内的评职称必看论文发表数量和期刊档次的条条框框,如此才有可能减少我国论文造假的数量。

  不应该再对论文造假现象无动于衷了。既要从源头上铲除我国论文造假现象存在的土壤,淡化论文与利益的关系,又要建立对论文造假现象进行零容忍的防范与处罚机制,要对造假者进行一票否决式的处罚,才能让国人不用写无病呻吟的论文,不想写无关紧要的论文,更不敢抄袭别人的论文。【详细

  微言大义:

  @无毒香菇:有啥奇怪,哪个行业不一样,升职要论文,对于哪些整天忙于基础性工作的人员,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也只有抄袭来应付。

  @孙海峰老师:破除逼良为娼的量化考评体制,才是端正学风的根本。

  @罗师傅丶 : 一两个人造假是他们的个人问题,一大堆人都造假就是晋升机制的问题了。

  @八戒:张仲景没有科研,没有论文,虽有著作都还没有公开出版,不会外语,不会计算机,凭啥当医圣?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本来,有科研能力的,可以走学术路线,好好写论文;动手能力强的,可以走技术路线,好好看病。现在两者混为一谈,通用一个评价体系,造假也就难以避免了。端正风气,除了严惩,更需要改变评价机制。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