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被撤,耳光响亮后不能无动于衷

2017年04月25日 09:16   来源:中国网   王传涛

  近日,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一次性撤销了涉嫌造假的107篇文章,论文作者均来自中国。涉及的单位不乏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和重点高校。此次撤稿事件让学术界深感震惊,也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

  有人说,这次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一次性撤销来自我国的上百篇学术论文,给我国学界递上了一记耳光。其实,如果关注其他著名的国际学术机构在近年以来的一些做法,就会发现这样的耳光早已不是第一记。

  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和拥有《柳叶刀》、《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巨头爱思唯尔出版社,是经常性地撤回来自于我国的造假论文。换言之,因论文造假或抄袭而导致丢人丢到国际上去的学术丑闻案例,早已并不新鲜。

  其实,最让国人丢脸的现象,并不是论文造假这种现象的出现,而是这种现象即便经常性出现,国内学术体系与相关单位,仍然无动于衷。我们只能等待在不久的将来,又有哪个著名的国际学术出版机构一次性撤销来自于中国的多少篇论文。

  就原因而论,我国论文造假现象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仅仅是我国论文造假产业的一个终端的表现。在论文发表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级别决定职称和事业单位的工资级别的语境下,大量来自于一些医疗、教育和学术机构的论文,就会面临如同刚需一般的市场发表需求。只要能发表就能证明已经具备了某种科研能力和达到了某种科研水平,这种只看发表结果不求质量、不看成果的体制窠臼无疑已经遗害无穷。

  耳光响亮之后,不能坐视不理。可眼下的问题,似乎也只能听之任之。一方面,我国没有学术共同体,相关学科、相关领域内也没有一些评价组织或标准,关于论文造假与抄袭现象,教育部也仅仅是在2013年发布实施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这样一个部门规章,如何处罚和防治行业内的论文造假现象,仍然只停留在靠媒体曝光来打假的状态中。

  另一方面,“学”与“术”、学术研究者与实际操作者的混为一谈,让论文产业长盛不衰。原本意义上讲,让学术的归学术,让职业的归职业,让搞研究的去写论文,让实际操作者去落实论文里的成果——奋战在工作面一线的医生、教师不应该过多地承担直写论文的职能,由此逻辑出发,就应该直接取消一些行业内的评职称必看论文发表数量和期刊档次的条条框框,如此才有可能减少我国论文造假的数量。

  不应该再对论文造假现象无动于衷了。既要从源头上铲除我国论文造假现象存在的土壤,淡化论文与利益的关系,又要建立对论文造假现象进行零容忍的防范与处罚机制,要对造假者进行一票否决式的处罚,才能让国人不用写无病呻吟的论文,不想写无关紧要的论文,更不敢抄袭别人的论文。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