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不是名义的神话

2017年04月18日 09:52   来源:东方网   丁慎毅

  《人民的名义》有多火?在上周末的一次事业单位考试中,电视剧相关桥段已经成为考题。导演李路也曾介绍,“现在好多单位都出红头文件了,(要求)集体收看,副处级以上干部七点半准时收看。”(4月17日《河南商报》)

  让党员干部收看《人民的名义》,如果能借此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在头脑里敲一敲警钟,应该是好事。但是如果成了跟风,进而把《人民的名义》神话化了,以为只要人人收看《人民的名义》,就可以反腐败再上一层楼,就可以让人民站直了不腰疼,那么,说轻了是理想主义,说重了容易流于形式主义。

  近日,周口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委就发出通知,要求党员干部收看这部电视剧,还要写一定字数的观后感。通知中说,各支部要把组织收看《人民的名义》作为支部学习教育内容之一,列入年度学习计划,督促支部党员干部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认真收看,做到工作学习两促进。此外,各地不少街道办、社区、高校也已经开展了观看《人民的名义》的活动,而且观后感范文已出炉。

  笔者也是《人民的名义》的追剧者,在笔者看来,这部电视剧真正的主题并不是反腐败,而是对职业道德与社会良知的拷问。反腐败只是这部电视剧的一条红线,这条红线穿起了职业道德、社会风气、婚姻家庭、学校教育、代际观念、弱势群体等一系列“珠子”,摸索每一个“珠子”都值得人们思考。正是这些问题的乱象,才滋生了腐败的土壤,而腐败又反过来使得这些问题恶化。

  所谓“人民的名义”,不是把自己看成人民之外的人,而是把自己看成人民的一员,不分权力大小、身份高低,不看岗位区别、职业差异,设身处地真诚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说到家,就是权利的平等,权力的约束。而这样的主题,并非只存在于《人民的名义》中,大到政府工作报告,小到中小学教材,这样的主题无处不在。也就是说,只要恪守职业道德,恪守做人的良心准则,关紧权力的笼子,释放权利的能量,《人民的名义》看不看都无关紧要。

  近日,郑州市社会保险办事大厅的一处服务窗口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因该处服务窗口低矮,缺少便民座椅,且有玻璃阻隔,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不得不扭着身子,趴在服务台上侧着脑袋、隔着玻璃与工作人员交流,像极了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光明区信访局”现实版。4月17日,星期一,正值市民办事高峰,记者实地探访该办事大厅,发现网友反映的问题已得到整改。

  于是很多人拍手称快,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人民的名义》形成了舆论压力,政府部门不会改得这么快,认为一定是“达康书记”发话了。这就有点神话化了。从今天的现实来说,即使没有《人民的名义》,当地政府也一定会知错就改。而现在虽然有《人民的名义》在做比照,可仔细看看,改得也仍然不彻底。

  记者看到,仍有不少市民把便民座椅搁置一旁,愿意弯着腰趴在服务窗台上与工作人员近距离交流。原来半蹲着不舒服,现在弯着腰趴在服务窗台上就舒服了?弯着腰趴在服务窗台上与工作人员近距离交流,是因为坐着听不清,那么为什么不设置一个扩音器或耳机呢?社保的多数业务涉及个人隐私,大家都趴在柜台上,正办事的人反而担心等着办事的人看到自己的隐私。电视剧里达康书记说向银行学习,看来还是没学好。为什么就不安排工作人员叫号,让等着办事的群众在一边的座席上等待呢?别忘了来这里办事的多数是老年人。

  日前,作家毛尖从文艺的角度直言,她担心《人民的名义》一火会造成很多电视台的跟风,但在跟风过程中,大家复制其中最简易的,比如反腐题材,比如旁白,结果就是,电视剧的胜利造成题材和语法的单一,就像汉语退化地区,大家用“漂亮”形容各种各样的好看。

  那么,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如果各地都下通知提要求,全国人民都必须把收看《人民的名义》当成政治任务来对待,就不能排除有些单位只是在“刷存在感”,就可能流于形式主义,反而以人民的名义损害了人民的权利。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