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送转“玩不转”,健康股市才能“转起来”

2017年04月13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没有利润支撑的高送转玩的就是泡沫,送的越多,泡沫越大,风险也越大。一旦泡沫破裂,受损的是普通投资者。对高送转行为,应该严格监管,如果是恶意高送转,还要严厉打击。

  4月8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10送30”的高送转方案在全世界罕见,必须列入重点监管范围。

  按理,上市公司给股东送股应该是一件好事,就算送股不像现金分红那样是实质性利益,能够送股,总比一毛不拔要好。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相当一部分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业绩不佳。高送转的目的在于配合大股东等高管减持,一旦减持目的达到,股价就有可能下挫,那些在高位拼盘的中小投资者就成了“接盘侠”。

  很显然,这样的高送转,是一种暗箱操作、破坏市场公平的行为,应该严格禁止。事实上,对没有条件实施高送转、却坚持推出高送转方案的行为,管理层已经开始密切关注。

  3月29日,元力股份(300174)披露了《高比例送转方案公告》和公司控股股东王延安的减持计划后不到4个小时,就于当晚19时54分更正了公告,王延安也承诺在未来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票。原因是,减持方案违反了相关规定,受到了交易所的谴责。

  就在同日,另一家上市公司长青集团(002616)也披露了“10转10”的2016年度分配预案,同时公布控股股东及高管的减持计划。30日一早,公司突然宣布临时停牌半天,午间对股东减持计划进行了更正,原因也是受到了交易所的谴责。

  不难看出,通过高送转配合大股东或高管减持的做法,已经被列入到了重点监管的范围。那么,为什么还有不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要高送转?炒作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有些公司甚至连大股东等高管减持也难以实施,就想通过高送转来为企业制造影响,吸引投资者关注。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是想通过高送转的方式,回避外界对不采取现金分红方案的质疑。

  只是,这样的高送转带给普通投资者的多是泡沫。没有利润支撑的高送转玩的是泡沫,送的越多,泡沫越大,风险也越大。一旦泡沫破裂,首当其冲受损的是普通投资者。所以,对高送转行为,应该严格监管,如果是恶意高送转,还要严厉打击。

  即便有上市公司是通过“旁门左道”上市的,不能否认,上市公司多是行业佼佼者。上市公司的行为都不规范,又如何去为其他企业带个好头呢?又如何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呢?也正因为如此,管理层应当对已经推出的高送转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尤其与大股东、董监高等减持有关的高送转方案,更应成为重点关注审核的对象,切莫让高送转沦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只有让不符合条件的“高送转”等不规范行为“玩不转”,健康有活力的股票投资市场才能 “转起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正能量。(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
部分公司高送转“套路”被戳破 纷纷修改方案

     警惕上市公司“高送转”等“掺水的分红”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