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片酬不敬业,“小鲜肉”之病怎么治

2017年03月30日 07:52   来源:解放日报   曾于里

  上图为电视剧《孤芳不自赏》中大量的抠图表演为人诟病

  左图为漫画《“3号替身,准备上!”》琚理 绘

  ■问题并不在于演员片酬有多高,而在于演员片酬往往占据了制作费用的50%以上; 在影视产业发展更为成熟的好莱坞,这个比例仅为10%-30%。演员片酬占比高了,就意味着其他环节的投入只能不断被压缩

  ■一边开高价“非此人不可”,一边又抱怨明星片酬高,“小鲜肉”的名不副实,病因既出在他们自身,也出在市场这里。是“小鲜肉”崇拜症,把“小鲜肉”捧坏了

  ■要打破恶性循环,既需要观众“用脚投票”,也要求资方、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等不要忘记其社会责任。最有发言权的资本,能否牺牲眼前利益,放眼长远,多培养一些演员后备阵容,不断为行业输血?电视台和视频网站能否在注重收视率和点击率的同时,关注作品的质量,致力于优秀作品的挖掘?当然,也需要演员们共同的努力,需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建立起协调业界内外的有效机制

  近段时间,编剧宋方金关于“小鲜肉”的一系列批评,在业界引起广泛反响。诸如天价片酬,某“小鲜肉”最新报价已超2亿元;滥用替身、抠图演出,表演这一行当正在被毁掉……其实,业内人士和观众对于新生代当红明星的这些乱象早就深恶痛绝。然而,尴尬的是,一边是观众的骂声,一边却是持续冒泡的乱象。林林总总的乱象因何而起?又该如何杜绝?

  不合理的片酬占比,助长不敬业

  “小鲜肉”的不敬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则,天价片酬。必须事先澄清的认识误区是,演员高片酬并不一定不合理,其衡量标准是演员的片酬占总体制作经费的比重。比如一部影视剧投资3亿元,如果所有演员加在一起的片酬总额为5千万元到1亿元,其实还是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因为演员片酬占投资的15%-30%。但如果一部影视剧投资仅5千万元,演员片酬总额就用去3千万元,便是天价片酬,因为片酬已占了制作费用的50%以上。可见,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演员片酬绝对数有多高,而在于片酬占制作费的比例是否合理,在影视产业发展更为成熟的好莱坞,这个比例仅为10%-30%。如宋方金所指,有的“小鲜肉”报价已高达2亿元,但目前我们的市场根本不可能有制作成本6亿元的电视剧。

  演员片酬占比过高,这部剧基本就是烂剧了。一部影视剧不仅仅只有演员这一环节,还有导演、编剧、摄影、服装、布景以及特效、宣传等后期诸多环节,演员片酬占比高了,就意味着这些环节的投入只能不断被压缩。当下绝大多数编剧在创作制作链上一点地位都没有,拿最少的钱,干决定“一剧之本”的活,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剧本完全围绕演员展开,成了明星们的个人秀,故事逻辑上往往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在特效等后期制作方面能省则省,所谓“五毛特效”成为常态……如此一来,影视制作陷入“脑体倒挂”、“看演员脸色、为演员打工”的尴尬境地。

  二则,替身的滥用与抠图演出。像宋方金卧底横店后所披露的那样,有的作品一场戏有30多个人演,全部用替身。一部剧由A、B、C三组同时开拍,只有A组演员才能碰到主演,B组和C组演员全程和替身搭戏。明星除了特写和近景用真身,中景、远景、背影全部用替身。替身的滥用,已经从文替、武替,发展到让人啼笑皆非的“饭替”、“背替”、“跑替”、“摔替”……

  更夸张的是出现了“表情包式”的表演。既然用了替身,那么演员就只用拍面部戏,“当要表现各种角度的各种表情时,要不就对着天拍,要不就对着大树拍,要不就对着墙拍,把面部戏拍完后,剩下的交给替身。”后期制作时,再把演员的脸用特效“抠”出来拼上去,抠图演出就是这么来的。

  唯点击率和颜值,捧坏“小鲜肉”

  没有哪个国家的艺人像中国的“小鲜肉”“小花旦”赚钱这样容易。近日,日本媒体公布该国女偶像2016年年收入排行榜,很多读者看到这条新闻简直不敢相信——指原莉乃以4300万日元(约259万人民币)排名第一位,第50位志田友美45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才27万元。要知道,我们的一些“小鲜肉”拍一部戏,轻轻松松就拿几千万元,平均下来每天的片酬便可高达50万元。而他们需要付出的劳动量,只是在近景和特写的时候露露脸,反正其他地方出场靠替身和抠图,要出声音,则有配音演员在幕后替“声”。

  有的“小鲜肉”如此不称职却坐享天价片酬,根本原因在于即便没有演技、不思进取,还是有一批新剧、一大堆粉丝来为明星埋单。就像批评“小鲜肉”天价片酬后,几乎每一次都会有“小鲜肉”叫屈——我片酬高完全是市场行为啊,我开这个价,是因为我值这个价,你不同意我的开价可以不请我啊。一边开高价“非此人不可”,一边又抱怨明星片酬高,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看来,“小鲜肉”的名不副实,病因既出在他们自身,也出在市场这里,是“小鲜肉”崇拜症,把“小鲜肉”捧坏了。

  随着粉丝经济的崛起,纯看颜值的“小鲜肉”也日渐被IP化。许多粉丝看电影、电视剧,优先选择的不是内容,而是看主演里是否有他们的Idol (偶像)。“小鲜肉”“小花旦”参演的剧集,即便烂得彻底,也颇“好卖”(有播出平台疯抢),在视频网站上的点击率轻轻松松几十亿(数据不知真假);非“小鲜肉”参演的剧集拍得再好,有时候也难免遭冷遇,卖出过程比较艰难,在视频网站上的点击率,往往也惨淡。此“风”成了时尚后,几个“小鲜肉”和“小花旦”就成了投资界的“新宠”,资本都跟在他们身后跑。逐渐地,他们被捧成了“有市无价”,片酬不断攀升,谁能出更高价,我就参演谁的剧。

  “小鲜肉”太抢手的另一个后果是,由于分身乏术,他们能够匀给剧组的时间非常有限。拍一部几十集电视剧,他们可能只跟剧组签约一个月甚至20天,拍戏都要赶,除了一些重要情节自己上,其他全部用替身。当市场和观众只追捧“小鲜肉”,“小鲜肉”自然娇宠过甚,他们又哪来时间和精力踏踏实实把戏演好?

  打破恶性循环,离不开“责任”二字

  要扭转影视剧坛乱象,不能够把希望只寄托在“小鲜肉”身上。解铃还须系铃人,影视剧明星片酬高企成死结,还得找出症结,对症下药。

  “小鲜肉”的流量和人气,还不都是拜观众所赐?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观众是需要引导的。毕竟中国市场很大,观众受教育水平和欣赏水准不一,不少观众在这个“风尚”那个“潮流”面前缺乏足够分辨能力,电视台播什么就看什么,哪个演员频频亮相、被炒作成话题,他们就选择哪个演员。用一个比喻来说,观众的欣赏口味像瓶子里的水,有什么样的瓶子,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审美观和审美倾向。就目前业态来看,影视剧投资方、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等在“引领”和“正本清源”方面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相反,很多投资方和制播平台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你别跟我谈什么导演技巧、演员演技、影片质量,什么好卖,你就拍什么;哪个‘小鲜肉’更火,你就选哪个;谁能更快把剧拍完,就请谁拍。”这样的心态下,投资方、播出平台实际上也是在用烂片带坏观众口味:从观众养成对“小鲜肉”的收视惯性——“小鲜肉”遭哄抢供不应求——烂片成为常态,一个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任何影视剧生产,其消费端都是普通观众,观众不爱看,电视台就不会播,视频网站也不会买。正是因为观众对于“小鲜肉”“小花旦”痴迷,对于“颜值”过分追捧,他们坐地起价才如此有恃无恐。既然“小鲜肉”的天价片酬和抠图演出是“市场行为”,观众作为这个市场的买方终端,能做的就是从自己做起,对缺乏起码职业精神的“小鲜肉”说不。如果我们对抠图表演说不,如果我们愿意把有限的时间和点击量给予那些优质的影视剧,如果我们愿意给予演技派演员更多的关注和掌声,市场风向可能逐渐为之改变,投资方的用人标准也可能为之改变,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购剧准则也可随之变化。市场“不买账”,最终还是可以让“小鲜肉”回归“演员”的本位和本色。

  要破解片酬高企与烂片成堆的恶性循环,既需要观众“用脚投票”,也要求资方、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等不忘社会责任。最有发言权的资本,能否牺牲眼前利益,放眼长远,多培养一些演员后备阵容,不断为行业输血?电视台和视频网站能否在注重收视率和点击率的同时,关注作品的质量,致力于优秀作品的挖掘?对于公益和公众播出平台,除了收视点击率的考量,是不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播出作品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

  当然,也需要演员们共同的努力,需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在国外较为成熟的市场,制片方和演员在议价上拥有话语权,而行业协会对演员片酬也会有相应规定,起到规范和调节的作用。比如行业协会可以保障所有演员最基本的权益,但也会为了行业的长远发展而对高片酬等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我们的行业协会在相关规定和机制上还不够完善,该保护演员的地方作用不突出,向演员提出倡议时自然也应者寥寥。只有不断完善行业协会,建立起协调业内外的有效机制,分散的演员才能形成一个共同体,也才能够真正形成行业的自律。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