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3.22”:又一次“家贼难防”

2017年03月24日 08:36   来源:中国网   陶短房

  自“9.11”后,各国都加强了针对原教旨恐怖袭击的防范,2015年巴黎“11.13”暴恐袭击事件后,欧美各国更纷纷严防死守,将大量人力、物力和技术手段集中在边境和口岸,以防恐怖分子像“9.11”和“11.13”事件的歹徒般“破门而入”,最新的举措,则是北美东部时间3月21日凌晨,美国国土安全部以“可能对美国国土安全构成威胁”为由,宣布禁止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埃及开罗、沙特利雅得和吉达、约旦安曼、阿联酋迪拜和阿布扎比、科威特科威特城、卡塔尔多哈机场的航班上旅客,将除智能手机外的任何移动电子设备托运或携带进入美国,而第一个“跟进”的国家则是美国的亲密伙伴英国,该国稍后宣布仿效美国的做法,对来自土耳其、约旦、黎巴嫩、埃及、突尼斯、沙特的航班施行这项禁令。当时两国有关部门都坦言,彼此间交换了情报,认为“有必要在近期严防死守”,甚至有人早就警告“伦敦发生暴恐事件只是迟早的事”。

  然而不过几小时后,一起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血腥暴恐事件无情地嘲弄了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和英国首相梅(Theresa May):3月22日格林尼治时间14时40分,1名男性恐怖分子驾驶一辆4X4“现代”SUV在伦敦的心脏区——地标、政治建筑和著名景点云集的威斯敏斯特区碾过游人如织的桥上人行道,在一片尖叫声中一头撞向威斯敏斯特宫外栏杆,随即下车持刀冲向警察,一番搏斗后歹徒殒命,一名警察也倒在血泊中。

  由于事发仓猝,现场一片混乱,一度有传说称“歹徒有3人,2人当场击毙1人被捕”,BBC更曾言之凿凿,称“死者有5人”,但稍后伦敦警察局副局长罗利(Mark Rowley)证实,嫌犯仅一人且已被击毙,现场统计死者为4人(两人被汽车碾压致死,1人系伤重不治的警察,另一人是嫌犯本人),伤者至少有40人,其中有许多外国游客、访客,包括至少一名中国公民。

  “特朗普式严防死守”未能挡住暴恐袭击毫不足奇:这名嫌犯是土生土长的英国公民——1964年12月25日出生在东南部肯特郡、近期居住在西米德兰兹的哈利德.马苏德(Khalid Masood,)。“伊斯兰国”(ISIS)宣布对事件负责,而警方表示,尽管马苏德列名军情五处(MI5)“有从事恐怖主义危险”关注名单之列,但在这份长达3000人的名单中“危险系数排名靠后”,因此并未被特别重视,许多分析家指出,他很可能仅被发现经常访问原教旨极端分子的网站或社交账号而已。

  正因如此,非但刚刚生效的“特朗普式严防死守”全无效力,而且自2014年起特意在伦敦增加的防范力量,也未能及时作出反应:自2014年起伦敦的反恐警戒级别一直是“严重”,从未调低,“11.13”后警力增至2100-2700,并在公共场所派遣了武装巡逻队,但所有这些仅来得及放了个“马后炮”,还付出了一名警察的生命。

  事实上伦敦本就是恶性原教旨暴恐事件的密集发生地:2005年7月7日,G8苏格兰峰会开幕第二天,4名英国本土伊斯兰暴恐分子在伦敦市中心公交系统制造连环爆炸,导致56死、700伤的英国史上最严重暴恐事件;2013年5月22日,两名本土伊斯兰极端分子在南伦敦伍尔维奇高呼极端主义口号,当众刺杀了1名英军士兵;2015年12月29日,1名极端分子高呼“圣战”口号,在东伦敦莱顿斯通车站刺伤两名路人……这仅仅是“大事”,“小事”则近乎隔三差五便会上演。

  迄今为止,欧美大多数国家仍然执着地将“防边防外”当作主要本土反恐安全防范措施,其立足点仍然建立在假定恐怖组织会和“9.11”时那样,采用让外籍专业恐怖分子从外入境,用“常规”军火发动“准特种作战”的形式,但事实上近年来“9.11”后这类“本土独狼式”暴恐袭击远较“9.11”式为多,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案、麦克默里堡军医戕害战友案是如此,2016年法国尼斯“7.14”血案也是如此(凶器是一辆在欧洲到处可见的集卡车),嫌犯大多是在虚拟空间和网络被洗脑的本国人,凶器也多为土造或就便。在伦敦,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前述各起、包括刚刚发生的“3.22”事件,已知作案者几乎都是英国籍,甚至在英国土生土长。外贼易躲,家贼难防,对于这类恐怖威胁,陈兵国门、严防死守,又能如何?

  种种迹象表明,这种“中心开花”的暴恐方式,很可能成为极端暴恐的“新常态”:“伊斯兰国”发言人、著名恐怖首脑阿布.穆罕默德.阿德纳尼(Abu Mohammed al-Adnani)2014年曾经在网络“洗脑”中公开煽动,“即便没有枪,没有子弹和炸药一样可以‘圣战’,你可以用各种借口约‘异教徒’单独见面,然后用石头、用刀、用毒药、用车……都可以杀死他。你甚至还可以把他扔下悬崖,或者赤手空拳地掐死他”。很显然,在一颗充满偏执、仇恨、暴力的极端主义头脑中,任何在普通人看来不过是正常交往和日常生活一部分的行为方式,都可成为恐怖计划的一环,任何在普通人手中用于工作、娱乐、社交的普通事物,都可变成致人死命的凶器。甚至哪怕什么武器都没有,只要这种“看不见的凶器”根深蒂固存在,惨剧就随时随地可能发生。

  应该承认,对这类“家贼”,各国暂时还没有有效的应对手段,甚至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事发时,首相、阁员和下议员们正在威斯敏斯特宫开会,讨论包括“脱欧”在内的重大问题,突如其来的变故令政要们乱作一团,首相等人匆匆转移,少数议员不知所措中竟失声痛哭,而个别政要(如副议长霍伊尔Lindsay Hoyle)竟吓得拒绝转移……

  但他们很快就冷静下来,宣布“翌日一切工作照旧”,当然,也包括“脱欧”。

  当初“脱欧”公投之所以闯关成功,一大原因就在于许多英国人不满欧洲对非法移民、难民的“慷慨开放”,以及大量“不受欢迎的外国人”以欧洲为跳板涌入英国,“家贼现象”的又一次发作,只能让这种固已有之的情绪进一步放大,从而令本就覆水难收的“脱欧”进程,更加势如脱缰。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