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赛风波不歇,教育部门何为?

2017年03月24日 08:00   来源:钱江晚报   陈进红

  这两天,一场关于奥数比赛的取消和继续的风波,让杭州家长经历过山车。前天,记者证实一则网传消息,杭州赛区的希望杯二试取消了。昨天,剧情马上来了个大反转——希望杯组委会发了声明,希望杯二试将如期进行。

  “希望杯”树大招风,取消杭州地区的二试,是为了让批评声“熄火”。而对于辛苦准备一年的家长和孩子来说,临时取消的行动让人崩溃无助。而更重要的是,二试取消了,更多家长担忧的是今年民办初中的掐尖用什么做标准?

  为什么一场校外的奥数竞赛的取消与否如此牵动家长的神经?因为让孩子参加奥数的家长的目标通常很现实,就是上个好点的民办中学。

  近年来杭州的民办初中一直按“六成电脑派位、四成由学校自主招生”的方法进行招生。在杭州,各种数学竞赛从来没有停过,也从来没有遇冷过。一边是教育部门每年重申禁止奥数与升学挂钩,一边是数万学生集体赶考各类竞赛。

  一位民办初中校长说,不能笔试,学校只能看学生递交的简历,简历里最重要的条件是看小学的竞赛,主要是数学,比如有没有获得过希望杯、挑战杯等竞赛的金奖。一些简历上看起来比较优秀的孩子,可以进入面谈环节。这也是为什么家长这么热衷于让孩子学奥数。

  一方面以摇号的形式彰显资源的公平性,希望以60%的份额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又拿出40%的份额来自主招生,这本就有其矛盾性。同时,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两种完全不同的招生制度,却又要用同一的思维和制度来管理。制度安排的矛盾,显然要出现错乱的结果。不仅是学校校长陷入学生选拔的困境之中,也让家长在学不学奥数中陷入困境的挣扎,再加之环环相扣的培训利益链条在其中兴风作浪,导致教育乱象丛生。无疑一场有“含金量”的奥数比赛忽然取消让无数家长崩溃,因为这样让他们感觉失去了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的主动权。

  现在的教育,情绪太不稳定。对这个已经畸形的竞赛热,取消大赛是简单粗暴的方式,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靠行政命令强行取消奥数也就成为目前我们最有效而且唯一的选择。不仅要一刀切,还要全部切,从根部去除隐患。

  我们呼唤着教育公平,却拼了命地挤进民办学校。我们都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可孩子一到三四年级就面临着要不要上奥数,去拼民办初中的掐尖的抉择。所以,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化和普及化,而不是靠着哪个家长强大的心理去抗衡已经失衡的教育体制。

  而实际上,现在的民办学校大多是从国有民办转过来的,名校民办的实质恰恰是抽空了教育公平的精髓,在对象、资源、机会和选择上制造了不公平。

  从一场奥数比赛的取消闹剧折射出的招生制度的双重矛盾,家长校方的双重困境,难道是无解的吗?政策的导向非常重要,怎样用政策来保证公办不流失好的优质资源,保证好的老师留下来?政府应该倡导的是如何使公办学校优质化发展,从而让大部分老百姓都能受益。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