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没权力监督我”背后的底气有多大?

2017年03月24日 07:35   来源:红网   王彬

  近日,多名河南项城市超市、商店的经营者向本报反映称:“国家早在去年年底就要求放开食盐市场,允许外地盐进入市场。而项城市盐业局却在全市范围内,非法扣押其他品牌的食用盐,大力推广他们自己包装的盐,搞垄断经营。”随后,记者就此事前往项城市盐业管理局进行核实。面对采访,项城市盐业局局长高文称:“记者没权力监督我。”(3月22日《东方今报》)

  记者是从经营者那里得到盐业局在食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线索的。有了线索后,记者再去找盐业局方面进行核实,这其中的逻辑和做法都没有问题,属于合理正当的新闻舆论监督。而记者本身又享有新闻报道权,就算退一步讲,记者也是公民,公民对政府工作情况和社会公共事务依法享有知情权。也就是说,无论是记者身份,还是公民属性,来该盐业局了解情况,都属合法、合理与合情之事。

  可该局的局长,面对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线索,面对记者正常合理的采访要求,却以拒绝应对,并口出 “记者没权力监督我”的狂言。局长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第二十七条里的“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的规定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政府要接受媒体监督的规定。这不禁让人疑问,该局长哪里来的底气来对抗正义的诉求?

  如此话语,有底气的同时也藏着专横。同时,也透露出,这种专横的实际表现可能远不止于一句对记者的恫吓,因为恫吓的实质就是一种掩藏,而这掩藏的便是见不得人的秘密,其中也可能牵扯到所谓底气的深层“渊源”。

  要想把该局长的底气来源真正摸清楚,就得从记者所调查的事情上找蛛丝马迹。据知情人反映,该局长滥用职权、独霸市场,其在新疆一公司购进散装盐到盐业管理局内自行封装,注册并以河南天山岩盐制品有限公司为名,进行自产自销。同时打压并没收其他符合国务院盐业体制改革要求的食盐销售品牌、排斥其他品牌食盐产品进入项城市场,形成垄断经营,进而抬高成品食盐售价,牟取暴利。

  局长要掩藏的秘密算是找到了,就是其在进行权力寻租,进而非法牟利。不仅如此,这样的行径还违背了国家要求“放开食盐市场,允许外地盐进入市场”的相关政策规定。可见,该局长的底气表现在,不仅仅敢用来对付来采访的记者,还敢明里暗里与国家政策相左。而这样的底气必然与利益有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怎么说呢?因为利益输送能为局长的非法行为扫清障碍,打通各个关卡。

  由此看,所谓的底气表面上看是一种“自视清高”,在权力的长袖下,把权力放大了,还把狂妄和专横的脾性注入其中,才有了逃避接受媒体和公众监督义务的现实。但是,更深层的现象是,该局长既能在当地随心所欲地非法牟利,又敢恫吓记者,无视国家政策,这样的底气背后就是权力与利益的错乱交织。

  甚至可能会有一个官商利益集团在作祟,其某种程度上还可能为该局长提供一个现实的保护伞。这既能一定程度上消解所谓的各种监督,甚至还会使得局长们本能地无视监督,所以,局长们便更有底气了。所以说,纪委还是早早介入,厘清情况,打消底气,尽快恢复情况,当然,更不能忘了这其中权力与利益的切割。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