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清二维码乱象亟须提高安全门槛

2017年03月01日 07: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二维码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移动支付、应用程序下载等方面。然而,由于制码技术几乎零门槛,不法分子将木马程序、扣费软件等植入二维码,消费者扫码被盗刷现象时有发生。

  网民表示,净化二维码市场环境,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提高使用的安全门槛;另一方面需要使用企业和个人加强防护。

  “扫一扫”暗藏问题不少

  有网民指出,当前,以二维码为载体,诱导人们“扫一扫”的网络诈骗问题层出不穷,危及人们的财产安全和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网民“严奇”表示,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日新月异,扫码的用途也越来越广,不法分子利用“扫码诈骗”获取利益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不少企业在推出新型网络服务时,重视的往往是技术手段所带来的效益,对此引发的安全风险谈之甚少,“重用轻防”的状况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维码只是一种信息编码方式,‘治病救人’还是‘持刀伤人’关键看掌握在谁手中。”在网民“陈雪”看来,从恶意广告到金融诈骗,都能通过二维码在计算机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快速传播,二维码只是充当了网络诈骗链接入口的角色,对二维码使用的监管缺失以及行业的低门槛才是其安全隐患的根源。

  尽快出台监管办法

  网民“唐卫毅”表示,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出台二维码监管办法,并严厉打击利用二维码实施违法犯罪、盗取个人信息等不法行为,净化二维码领域环境,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网民“杨玉龙”认为,治理二维码乱象,企业和个人同样不能置身事外。企业要加强相关防护,告知公众辨别官方“真二维码”的方式,并不断改进防伪技术,抬高技术“门槛”,增加造假难度和造假成本。对于个人来说,则要增强风险意识,不要随意随地见码就扫。

  网民“辛广”指出,应提高使用二维码的安全门槛,鼓励政府部门、企业、商家以及普通用户,使用加密级别更高的安全可控的具有国内知识产权的二维码。(记者 班娟娟 整理)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