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联姻百联 “新零售”的另一块试验田

2017年03月01日 07: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曹磊

  最近,线上最大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与线下的国有商业航母百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的消息引发业界热议。

  对阿里巴巴来说,首先,这一合作可以对京东商超业务进行牵制,并与沃尔玛“1号店”抗衡。

  百联集团是上海市场体量最大的线下零售商,其线下门店绝大部分都分布于上海。而上海市场则是中国零售业活力、购买力和市场辐射力最强的区域市场之一。尤其是在生鲜和快消品等电商近期发力的新领域,上海市场就是主力市场,是近期市场竞争所必需攻下的区域市场。通过百联集团在这些成熟商圈和社区的商业物业,可以实现对上海有购买力消费群体的全覆盖。同时,通过这些门店,阿里巴巴也可以尝试更多有价值的线上线下融合举措。早前,京东收购根植于上海市场的1号店,其实就抱着同样的战略目的。

  其次,百联的“中央仓”可以弥补菜鸟网络在华东核心区的劣势。

  百联集团在上海拥有一个10万平方米体量的全渠道“中央仓”。从体量上看,相当于京东上海的“亚洲一号” (一期)。拥有这样大体量的仓配资源,意味着能更好地掌控这一区域市场。“中央仓”能让零售商掌握商品流向,支撑新店落地开设,对商品毛利拥有更大掌控力,同时杜绝了缺断货情况的发生,从而打造更具价值的用户体验。同进,“中央仓”也能让零售商提升区域竞争门槛。建一个仓需要几年时间,磨合运营又需要几年。时间成本会带来先发优势,进而拉升竞争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阿里系的菜鸟网络的一大先天性劣势:菜鸟网络华东区的一级仓位于浙江中部的金华而非上海这样的长三角核心区。

  第三,与百联的合作能带来新增长点,刺激财报。随着人口、流量、价格、政策等“红利”消退,整个国内网络零售行业都已显示出增速趋缓的态势。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上市公司而言,迫切需要挖掘新的增长点来刺激业绩、维持高股价与股东利益。在此背景下,采取“化敌为友”策略,从过去抢线下零售业的饭碗,到互补合作、开发共享无疑是阿里巴巴无奈之下的明智选择。

  那百联为何会接纳阿里巴巴?

  在业务转型的路径上,百联集团董事长、总裁叶永明对互联网表现出开放态度,认为现在已经进入“模式驱动消费变化”的新时代,互联网要成为百联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这个时候,与阿里巴巴的合作自然水到渠成。

  在这之前,双方其实已有过合作:2016年末,阿里巴巴投资的易果生鲜“接手”永辉超市转出的2.37亿股联华超市股份,成为联华超市的二股东。而联华超市正是百联集团旗下超市业务的上市公司平台。

  另外,也不排除百联与阿里巴巴是“先恋爱后结婚”,为股权改革铺路。随着上海国企改革的推进,阿里巴巴未来可能会参与百联集团的混改。在上海推进的国企混改中,百联集团被视为标杆,提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包括引入战略投资、提高质量、拓展业务等。据悉,马云、马化腾都曾与上海国资委洽谈过相关事宜。

  (作者为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