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戾气比惨痛的武昌火车站案更让人揪心

2017年02月21日 08:19   来源:东方网   东边

  2月18日下午4时11分,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火车站附近的面馆门口发生一起惨案。因口角纠纷,犯罪嫌疑人胡某(22岁,四川宣汉人),持面馆菜刀,将面馆业主姚某砍死。面对惨案,舆论沸腾了,但大多数人没有对受害人表示同情,他们还指责受害人咎由自取。也许,受害人确有不当行为,但对生命如此漠视,如此不尊重,而且当这种心态变得普遍 ,就让人害怕。

  事发后,警方将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且有媒体报道,犯罪嫌疑人有“精神”残疾,残疾等级为“二级”。

  于是,一些媒体呼吁不要扩大血腥事件。同时,要求政府强对该地区的管理;加强对精神疾病人员的帮助和管控;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谨言慎行。这些建议都值得一一落实。

  但更为棘手的是,如何应对社会舆论的反应。

  对面店老板的无情评论原因是,事件中,他擅自改变规则,提高面价;并且先对犯罪嫌疑人出言挑衅,称“吃不起面不要吃”,甚至他率先出手打了疑犯。不少网友结合了自己在武昌火车站附近的不幸遭遇,认为那里长期以来,经营小旅馆、小餐馆的场所都是“黑店”。不过他们即使“挨了宰”,通常也都选择忍气吞声。而这位嫌疑人的做法,则被评价为,恰好替他们出了一口“恶气”。

  这些评论中,连最基本的对逝者的尊重也感受不到。面对一条鲜活的生命被如此对待,带着私欲的泄愤超过了对生命消失的基本同情。

  仔细回想,这种整体舆论态度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北京延庆动物园事件中,一死一伤的受害者家庭同样没有在网络舆论中讨到便宜,甚至还被谩骂。和这次的砍人事件一样,网友爆发出统一的、对生命漠视的言论。

  这样的态度,一而再再而三在突发事件中显现,反应出社会戾气的程度,这些戾气已经影响了每一个人的三观。一般情况下,谴责施暴者,同情受害人才是普罗大众正常表现。但这没有发生,反而是受害者受到了恶评。这些评论背后是真实存在的人,是普通人。这些偏颇的评论是他们阅读新闻后的结果。

  在网络背后,写下这些评论的人就在我们周围,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亲人。他们或多或少遭遇不公平对待,他们心存怨气,无处宣泄。当有人帮他们“报仇”,他们发出了“胜利的欢呼。”

  也许因为他们冷静克制,始终没有爆发;也许有一天,不知名的一个点触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之前所积累的瞬间爆发,酿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如果大家不愿意看到悲惨事件再次发生,那么,从现在开始,就不能再对这种戾气放任不管。这还得从抓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让它紧紧跟上物质生活发展的脚步。希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