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投诉频繁碰瓷能否换醒权利人意识

2017年02月20日 13:44   来源:光明网   堂吉伟德

  2017年的日历刚刚翻过一个多月,阿里巴巴平台“打假”的步伐便明显加快,而这一次剑指的对象,是权利人“恶意投诉”。继2月7日向杭州网卫科技有限公司发出“封杀令”、2月14日又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该公司诉诸法院并索赔110万元后。近日,阿里平台治理部又高调宣布:为遏制“知识产权流氓”,阿里拟将平台投诉方分为优质、普通、劣质和恶意四类,“让宝贵的打假资源用在刀刃上,让‘知识产权流氓’无处碰瓷”。(2月20日《法制日报》)

  作为新经济重要构成的电子商务,时下遇到了“知识产权流氓”无休止的骚扰,他们通过故意虚假陈述、伪造凭证和恶意抢注商标等方法,对合法商家发起虚假投诉,造成商品下架乃至商家被迫关店。“知产流氓”破坏力,非一般的“街头碰瓷者”能所比:街头碰瓷讹诈顶多骗几个小钱,“知产流氓”不但扰乱了商业环境,让平台公司焦头烂额,而且让被投诉的商家损失惨重,影响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及至维系生死存亡。

  纵观整个2016年,仅阿里巴巴平台就有恶意投诉行为的权利人账户5862个,近103万商家和超600万条商品链接遭受恶意投诉,造成卖家损失达1.07亿元。庞大的数据背后,是无数大小商家损失的总和。背后“一把辛酸泪”难以“倾诉与你相知”,一旦提及可能被不明真相者利用而大做文章。碰瓷者如此胆大妄为,任意为之,除了“吃瓜群众”不明真相之外,跟权利人自我努力不够亦有关系。

  内因促进和改变外因,内动力提升和带动外动力。尽管“知产流氓”跑在了立法和机制前面,不过如何推进立法的完善,保护体系的建立,则需要权利人的觉醒和努力。深受“知产流氓碰瓷”之困的阿里巴巴,以首次封杀“知产流氓” 向恶意投诉黑色产业宣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并努力推出知识产权投诉分层机制,以此大幅提高“恶意投诉”的举证门槛,希望通过分层运营减少卖家损失,有效保障优质投诉方的权益,这种主动求变,不失为负责任电商平台的“权利觉醒与自为”。不过,众多商家在一致点赞并欢腾一片之余,是否也应主动参与配合,发挥权利人应有的基础作用,需要进行集体性的反思。

  一个社会权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跟所有权利人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密不可分。以消费者为例,若是购置到了假货而不采取维权手段,反因怕麻烦而轻言放弃,等于纵容了作奸犯科者。反之,若有“不惜一切代价定是非”的坚决之态,自让违规违法和犯罪行为者忘而生畏。公平正义比阳光都重要,正是基于对公平的绝对保护,对正义的不计代价的维护,才形成了“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较真,讲原则而不讲中庸,有责任而不放弃担当。或许,恰是被恶意投诉之后,权利方的隐忍与纵容,助长了恶意投诉者的嚣张气焰,也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倒逼商业环境的改善与优化。

  权利人的意识越好,维权的能力越强,推动社会进步和法治完善的动力就越足。打击“知识产权流氓”单靠网络平台商无法解决,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这需要唤醒所有人权利者的公共责任意识,基于对公利的维护去实现私权的保护;这同样需要权利人在遭遇碰瓷讹诈时,要敢于坚决抵制并顽强反抗,不让阴谋得逞,并以坚决的态度去感召和带动“吃瓜群众”,让他们从围观之态转变为棒喝之势,有了“人人喊打”的环境,立法也好,制度也罢,才会被迫作出改变。

  如果对投诉方要建立分层机制,以提高投诉门槛,那么相对的权利方也应“铁肩担道义”,不妥协、不退让、不退缩,不让渡和放弃自我权利,外部的其他力量与干预机制才能“为我所用”,扩散之下的聚合效应才会更具张力,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共治”才能堵死“知产流氓”的生存路径。但愿,堂而皇之的碰瓷讹诈,能让权利人基于权利的恐惧而最终实现权利的觉醒。(堂吉伟德)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