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变“烧钱季”需多方反思

2017年02月16日 10:00   来源:东方网   张西流

  又到一年开学季,中国大学生的“开学经济”再度火爆。近期,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不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家庭是学生生活费的最主要来源,94%的学生生活费由父母或亲戚提供,其次为打工兼职。(2月15日中国新闻网)

  交得起学费,买不起装备,谈不起的大学恋爱……近年来,高校“开学季”,变成任性“烧钱季”,大学生“超钱”消费现象,被舆论关注。调查显示,当前中国大学生人均月消费支出1212元,大学生人均全年消费总额达到14544元,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大学生群体虽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但生活费主要来源依然是父母,选择这一来源的大学生占94%。

  然而,子女任性,家长更任性。此前有媒体报道,高校开学,某父母为儿子买“苹果三件套”,花掉3个月薪水,高校“开学季”,俨然变成了家庭“破产日”。众所周知,大学生大都过着寄生生活,学习、生活费用全靠父母提供,一旦在“开学季”任性花钱,又会给父母增加一项沉重的负担。问题是,一些家长虽然不堪重负,但仍然乐此不疲,甚至打肿脸充胖子。可见,在高校开学之际,子女任性消费,家长任性投入,显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应该说,家长关心、支持子女的教育问题,并毫不吝啬地进行家庭投入,其本身并无不妥。问题是,除正常的教育投入外,家长不惜大把花钱供子女吃喝玩乐,在高校任性挥霍,就是一种过度投入了。而且,这种过度投入,势必会助长子女好逸恶劳和奢侈消费,并形成攀比心理,给他们今后的人生带来负面影响,更不利于子女成长和进步。

  在国外,孩子只要满18岁就该自立,即使有的父母很有钱,孩子也要自己勤工俭学,大学毕业后自己找工作,自食其力。而在国内,孩子从小到大始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吃饭怕噎着,外出怕车碰着,交友怕学坏了。更有甚者,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孩子还在上大学,父母就早已为其置好了房,联系好了工作,准备好了存款。处在这样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下,有的孩子把父母作为“啃老”对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见,“开学季”变“烧钱季”,需多方反思。首先,大学生应正确对待“开学季”,端正消费心理,理性消费,合理消费,多参加一些少花钱、有意义的开学庆祝活动,学会节俭,珍视父母的每一分血汗钱。同时,家长应反躬自省,如果我们还继续沿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孩子20多岁了仍然要靠父母包办学习和生活上的许多事情,那可就真应了一名老外的那句话——“这真是中国学生的悲哀”。当然,值得反思的还有我们的教育部门,特别是高校,应加强风险防范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规划消费;适当多安排一些社会服务实践课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以便逐步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技能,以及勤工俭学、服务社会的能力。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