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崛起>让历史正剧回暖 迎文化的春天(图)

2017年02月14日 11:14   来源:东方网   张魁兴

  曾经风头无二的历史正剧,其命运历经飘零沉浮。上周四晚,古装历史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在积压两年后突然于央视一套八点档开播,在毫无宣传的情况下“空降”热搜榜。正月十七凌晨,十年前推出的《大明王朝1566》在优酷网以会员剧的方式复播,本月25日还将登陆重庆卫视晚间黄金档。一时间,似乎让人感觉历史正剧在回暖。十年风雨路,剧没变,人心和市场却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2月13日《北京日报》)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悠久,反映历史的传统正剧也很有市场,从历史上的戏剧到今天的影视作品,都有过辉煌的昨天。比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传统正剧曾风靡全国。然而,曾几何时,历史正剧竟抵不过对历史戏说的影视作品。《大秦帝国》三部曲虽然观众评价较高,但却遭到“雪藏”或墙里开花墙外香。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苦等三年未能在央视播出,只好“曲线救国”,在美国及台湾首播。第二部《大秦帝国之纵横》拍完就在央视首播,但却惨遭滑铁卢。第三部《大秦帝国之崛起》又被“雪藏”两年。历史正剧走入低谷,即使口碑甚好的《芈月传》收视率也不高,但《芈月传》带热了《大秦帝国》的前两部作品。

  为什么历史正剧抵不过对历史戏说的影视作品呢?应该说有政治宣传的政策问题,比如?2013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出台过“限古令”,卫视黄金时段年度播出古装剧的总集数,不得超过当年该卫视黄金时段所有播出剧目总集数的15%。这是不符合文艺方针和发展规律的。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社会文化的原因,人们的思想浮躁并急功近利,单纯为了娱乐的思想之风在娱乐圈盛行,不仅没有较好的精品呈现,还娱乐化泛滥,几乎什么能拿来娱乐。娱乐历史剧要比历史正剧更受欢迎。如胡编乱造的宫斗戏很流行,甚至《仙剑奇侠传》《花千骨》等玄幻古装剧都成了主流,相反《书圣王羲之》《北魏传奇》《忽必烈传奇》《大玉儿传奇》《帝国黄昏》等历史正剧却都成了积压剧。

  在主笔过《雍正王朝》的编剧刘和平看来,无论是哪个历史时期,重要的都是观众能够在观剧之后要有强烈的现实观照和情感共鸣,能够做到这一点,才是历史正剧制作者应该追求的。其实这也应该是影视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当下是“IP”“小鲜肉”热闹一时,但有文化有内涵能引起观众反思的剧目才是流行文化。如一味地迎合观众挣快钱的快餐影视作品,只能是一时的流行,生命力不会长久。这是文艺的规律。让历史正剧回暖是文艺的春天,让影视作品成为文艺精品也是文艺的春天。文艺工作者都应有清醒的认识,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是为社会进步与发展服务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为出精品而努力。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