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玫瑰”不是情人节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2017年02月14日 11:14   来源:东方网   谢晓刚

  昨天,记者走访了两大鲜花市场,平日里三块钱一支的普通玫瑰花身价翻了三倍。单支价格上百元的进口玫瑰花耀眼夺目,但问者多买者少。一束国产玫瑰花价格多在400元到1000元之间。除此,与玫瑰花搭配的热门品种如百合、满天星、情人草都蹭热涨价,就连包装纸和配送费也纷纷涨价。(2月14日《北京晨报》)

  “情人节快乐,快乐情人节……”多年前,台湾歌星孟庭玮一首情人节快乐风靡大江南北。不过,那时情人节似乎只停留在人们的口头上,相互的祝福并没有太多的物质瓜葛。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的共融,2月14日这个西方的情人节却成了当下年青人必过的节日。

  分享与共融,或许是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本质性变化,地球变小了,再加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天天过节也不再是梦想。只要有条件,只要有载体,让年青人嗨起来并不难,情人节亦如此。有市场需不,就会有市场供应,这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作为传情达意的“送信人”,“玫瑰花+巧克力”几乎成为青年男女让对方感到浪漫甜蜜的标配。自然,你情我愿的市场氛围里,玫瑰花供不应求也就成为必然,在些背景下,售价飙升的“天价玫瑰”和动辄千元的“情人节套餐”,还会觉得难以理解吗?

  表达情谊的彩头之礼,如果过了则会成为负担,这点犹如中国数千年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一样,相互窜个门,带点儿小礼物本是人之常情,可一旦这种小礼物形成攀比之风,被商家无限放大成身份、地位之荣时,人情亦会变味,成为情感的负担。

  平日几元一枝的玫瑰花,到了情人节转眼身价百倍甚至千倍,令许多爱浪漫要面子的年青人难以承受。从媒体做过的一项逾两千人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接近80%的受访者认为“情人节是一种负担”。这种现象在如今虽然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极少数的存在,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西方情人节呈现出的“极端化”态度。

  当然,有能力购买和赠送“天价玫瑰”并无不妥,但在经济实力尚且有限的情况下大可不必打肿脸充胖子。毕竟,情人节送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彼此心里是否真诚地装有对方,“天价玫瑰”不是衡量爱情的标尺,最美的花应该是开在彼此心里的真情之花,在你疾病时的不离不弃,在你遇难时的相帮相扶,在你失意时的鼓励……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