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行走的诗词库”有多远?

2017年02月08日 07:32   来源:羊城晚报   王石川

  在2月1日播出的《中华诗词大会》电视节目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学00后女生武亦姝,横扫全场,不仅9道题全部答对,还战胜百人团中的308人,创下新纪录308分。对此,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黄荣华坦言,武亦姝只是个例,她的走红,反衬出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普遍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在万千赞誉中,黄老师的点评不落窠臼,最显诚意。诚可谓一语道破问题实质,正因为略通古诗词者太少,才显得武亦姝出类拔萃。不少观众对武亦姝顶礼膜拜,不吝溢美之词,与其说武亦姝表现上佳,毋宁说是自叹弗如之下,油然而生艳羡之情。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从常理看,作为今人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熟稔它们,但为何真正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并不多?史学家钱穆说过,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无所了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真奋斗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并世之力量。诚然,如果一个人连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都不了解,谈何热爱和文化自信?

  笔者曾观看了数期《中华诗词大会》,一些选手确非泛泛之辈,但也不能回避,出题者所出的诗词并不深奥和孤僻,如果能够掌握教材中所要求背诵的诗词,再辅以一定的诗词爱好,要得高分并不太难。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谓“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大道理都懂,可我们偏偏不愿意背诵古代诗词,遑论领略其中的美感与趣味。

  问题出在哪里?黄老师给出了答案,一,在老师。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让语文教学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二,在学生和家长。比如有家长质疑,为什么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要学生花那么多的时间去背?这可归纳为一点,即对待诗词过于功利化。我们该指责他们吗?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随之起舞,又能怎么办?如果将大把时间花在背诵古代诗词上,其他课程怎么办?

  犹记得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考察北师大时直言:“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从小就嵌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会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诚哉斯言!按照教育部部署,中高考已加大了古诗文分数比重,突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也许过不了多少年,将会涌现大批“武亦姝”,不仅掌握古代诗词,还能出口成章。

  从冷落古代诗词演绎成热追古代诗词,莘莘学子走的仍是“考什么就学(背)什么”之路,尽管仍带有功利成分,但徜徉在中华诗词中一定受益匪浅。比如,可汲取营养,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享受诗意人生。古人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话今天显然绝对化了,但多背诵几首古代诗词,并能在背诵过程中体味其中的韵致,起码不会粗俗吧。

  或可说,古代诗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既要回望来时路,也不能无视未来;既要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应该拥抱世界文明。事实上,两者并行不悖。如果只看到中华诗词的妙处,而拒斥外国诗歌的长处,未免狭隘。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