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变形计”里藏着“真乡愁”

2017年01月26日 10:19   来源:东方网   苑广阔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广州火车站里挤满了返乡的旅客。衣着光鲜的“小鲜肉”返家大军也陆续登场。不由让人想起那个流传已久、每年必翻出来爆笑一次的段子:“春节了,各路名媛贵妇高富帅CEO们都现出原形了,不管平时装得多国际多上流多大气,这个时候都要:回县城!回镇上,回村里。名字也从KK,CC,CoCo,Kelly,Jenny,Mandy,Jessica,变成翠花,二狗,铁蛋,三娃,大妹子!”(1月25日《新快报》)

  凯琳变翠花,约翰变二狗,这不仅仅只是段子里面的调侃,其实也是很多人都要经历的现实。很多颇具自嘲精神的年轻人,在返乡之后还特意把自己在老家生活几天后的照片和在城市里的照片放在一起做对比,反差不是一般的大。而通过这样的对比,告诉我们的一个最直白,也最浅显的道理,就是农村和城市之间确实仍旧存在巨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不仅仅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很多方面的,既包括了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也包括了居民生活条件上的,更包括了娱乐文化设施上的等等。

  既然城乡差距如此明显,这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为什么到了过年仍旧舟车劳顿、义无反顾地要回到农村去?因为他们的父母亲人在农村,他们的根在农村,他们的乡愁在农村。一年一度亿万中国人自愿出演的春节“变形计”里,其实藏着属于我们这个国家,也属于我们这个民族最为浓郁的“真乡愁”。乡愁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必然需要寄托在一些具体的人、物、活动、事情上。对父母的思念是我们的乡愁,对家乡美味的怀念是我们的乡愁,对村庄里一口井、一棵树的回忆,也是我们的乡愁。

  乡愁有时浓,有时淡,但不可否认的是,每年到了年底,到了临近春节的时候,是我们的乡愁最为浓郁、最为醇厚的时候。当这种乡愁累积在内心无法纾解,我们就必须为它找一个出口,找一个渠道,否则我们可能整整一年都无法放下,于是,回家过年,就成了纾解乡愁最好的一味解药,除此以外,别无其他。为了回家,谁说我们爱财,否则我们为什么会舍弃三倍的加班工资和老板大红包的挽留?为了回家,谁说我们娇气,否则我们为什么在买不到票的情况下可以在列车上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把脚都站肿了也在所不辞?

  春节里蕴藏的乡愁,实在太过浓郁,乃至于穿越千年仍旧浓得化不开。为了回家过年,我们不在乎自己的名字从洋气的凯琳变成土气的翠花,也不在乎老家各方面的条件都无法和城市相比,我们只在乎自己的乡愁是否能够在老家的一草一木,在父母的一言一语中得到安放。我们今天回来了,我们明天还会离开,但喝下这味乡愁的解药,可以保证整整一年我们的情感都会安然无虞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