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纠正错案冤案,给产权保护制度疗伤

2017年01月24日 08:41   来源:中国网   谭浩俊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徐善长19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当前最紧迫的工作之一就是抓紧纠正一批错案冤案,给社会以法治引导,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紧接着又指出,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很显然,纠正错案冤案与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是密切关联的。因为,如果错案冤案得不到纠正,企业家精神是不可能恢复的,更谈不上创新创业。

  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企业家连最基本的权利都得不到保障,都会被随意剥夺,谁还有心思去创新创业、创造财富。而这,恰恰是这些年来令企业家最为担心、也是对创新创业和创造财富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一系列侵犯企业产权、损害企业权利,甚至对企业家人身产生严重伤害的案件,让很多企业家产生了心理阴影,影响了企业家的发展热情和创新创业动力。不仅如此,打算移民的企业家增多,很大程度上,也与产权保护不力有关,与企业家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有关。

  也正是因为在产权保护方面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和保证手段,企业家的财产权、人身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从而让企业家的“安全感”下降,发展的信心也就出现了衰退,发展的热情逐步消失。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很大程度上就与企业家精神减弱、创新创业热情不高有关,与企业家的“安全感”不强有关。所以,加大产权保护力度,消除企业家的担忧,是激活企业家创新创业热情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抓紧纠正错案冤案,给产权保护制度疗伤,是最为紧迫的一项任务。

  必须注意,如果不抓紧纠正各种错案冤案,让受冤的企业家恢复名誉,让他们被侵犯的财产“物归原主”,让伤害企业家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单纯强调产权保护,是不会有太好的效果的,是无法消除企业家再次被伤害的担忧的。唯有有错必纠、有错必改、有错必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企业家的顾虑,才能让企业家一心一意投入到创新创业、创造财富中去。

  很显然,摸清底数是纠正错案冤案的第一步。因为,错案冤案不一定都会在全国范围内造成重大影响,有些错案冤案,可能涉案金额、涉案人员等都很难引起社会关注,故也很难引起相关各方的重视。但是,对涉案的企业家、经营者、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伤害,也需要纠正。更重要的,它能够对其他从事企业投资与经营的人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能够让更多的人从错案冤案的纠正中看到产权保护的希望。所以,摸清底数,把可能存在的错案冤案都找出来,并通过适当手段和方式将其纠正,正面效应会是相当明显的。

  在此基础上,要公开纠正几起社会反响比较强烈的错案冤案,特别是那些久决不解、且社会影响很大的错案冤案,必须抓紧调查、抓紧纠正,并将纠正和处理结果通过媒体公开,充分表达政府在纠正错案冤案方面的决心,对提升企业家信心、让企业家精神回归是相当重要的。对纠正错案冤案的宣传,一定要加大力度,要全方位宣传、多角度剖析、深层次报道。

  当然,纠正错案冤案的目的,不在“纠正”,而在不要再犯,不要再出现错案冤案。因为,这方面的教训实在太多,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产权保护必须放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必须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成为司法机关的重要考量。要知道,绝大多数错案冤案的发生,冲在前面的是司法机关,躲在身后的是政府,甚至是掌握着实权的个人,必须从根本上加以纠正与改变。这其中,对制造错案冤案的当事人进行严厉的责任追究,也是提升企业家信心、消除企业家担忧十分重要的方面。切不可以给企业家恢复名誉、赔偿损失就草草了之。问责,也是避免错案冤案再次发生非常重要的方面。尤其是明知错案冤案,仍然坚持错下去的,必须将当事人绳之以法。

  去年11月,《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正式发布,这也意味着,产权保护的制度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而要想让这部法规得到顺利实施,并让广大企业家、投资者将其作为“保护神”,纠正错案冤案无疑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紧迫的。也只有加快错案冤案的纠正步伐,给现行产权保护制度疗伤,使产权保护已经出现的伤口不受感染,才能真正让企业家、投资者等消除心理阴影,重树创新创业信心,全面加入到社会财富的创造中去。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