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发展动能 建设“制造强国”

2017年01月23日 07:30   来源:经济参考报   金辉

  记者 金辉 北京报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等专家型官员近日在出席以“创新驱动与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时提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通过改革释放创新活力,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新动能支撑经济较快增长,以新动能优化经济结构,以新动能化解潜在风险。而“制造强国”建设在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成为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紧迫任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

  培育发展新动能根本在深化改革

  在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速下降、结构失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金融和房地产领域的风险仍在积聚,一些地区发展困难等突出问题日益增多;迫切需要通过改革释放创新活力,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新动能支撑经济较快增长,以新动能优化经济结构,以新动能化解潜在风险。

  培育新动能首先要理解

  新动能的内涵

  培育发展新动能必须正确理解新动能,深化对新动能内涵的认识。

  近些年来,“新动能”这一概念引起了广泛讨论。大家普遍认识到,培育新动能,有助于保持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然而,稳住增速,并不是培育新动能的唯一目的。培育新动能,还应有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风险的化解。换句话说,我们对所培育的新动能,不仅要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要求,应从发展所处阶段、经济结构和政府监管能力等多维度认识新动能。倘若如此,就会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有些所谓“新现象”并非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新动能”。

  比如,有些新出现的经济活动虽然在一定阶段内能支撑经济的增长,但是假以时日,这些活动可能会恶化经济结构,加重风险积累。21世纪初,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国推出了次级贷款及以其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等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促进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目的在于以房地产的发展来保持美国经济的增长,使得全美房地产价值从1999年的10.8万亿美元飙升到2006年的24.9万亿美元,进而引发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实践表明,这些新的金融工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它们的积极意义。

  由此可见,我们所培育的新动能,一定要有质量要求。这种新动能不仅应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应成为优化经济结构和化解各类风险的动力。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

  是创新的主战场

  培育新动能需要创新,需要把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作为创新的主战场。

  培育新动能需要注重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当前,无论是从技术和产业革命的长周期来看,还是从经济运行的短周期来看,全球正处于新技术、新产业快速涌现的时期。不同于传统技术和产业领域的情形,在这些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我国往往与那些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甚至由于我们没有历史包袱而具备后发优势。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贸易增速大幅下滑,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大幅增加,一些区域性组织和投资贸易安排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逆全球化的迹象显现,中国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将实施更为“严出”的限制政策,对我国拓展海外市场可能会筑起越来越高的壁垒。只有在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新兴产业领域实现重大发展,才能形成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内在需要的发展新动能,才能为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培育新动能需要把握虚拟经济领域的创新。虚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们正处在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信息技术革命之中,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在虚拟经济领域创新有必要,也有广泛的可能性。从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需要出发,我们要鼓励那些有利于打破壁垒、促进竞争和提高实体经济效率的虚拟经济创新,鼓励那些有利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虚拟经济创新,鼓励那些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虚拟经济创新,鼓励那些有利于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服务业创新;我们要抑制那些可能导致市场垄断的虚拟经济创新,抑制那些不利于就业总增长的虚拟经济创新,抑制那些导致财富过度集中的虚拟经济创新。

  当然,培育新动能,现阶段更为重要的是,把创新重点放在对既有产业和产品的升级上,把创新的主战场放在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上。这是因为:一方面,前沿领域的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并非易事,需要资金,需要探索,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这些新技术和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性支撑力量,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实体经济总规模还需要继续扩大。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传统产业领域,我们在技术、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虽然已经缩小,但差距依然较大。以纺织服装制造业为例。根据OECD等部门编制的全球投入产出表测算,2014年中国纺织服装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只有20%,而发达国家基本都在30%以上,如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纺织服装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分别达到30%、34%、37%和51%。增加值率的这种差距表明,我国传统产业领域在技术、工艺流程、品牌价值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创新空间。我们要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

  培育发展新动能

  须释放创新主体活力

  培育发展新动能,必须通过改革创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释放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

  近年来,我国在创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中国高铁里程世界第一,并已经走出了国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引领世界潮流。但需要正视的是,我们的创新短板依然突出。一是关键领域创新匮乏,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重大技术供给不足严重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比如,我国汽车产量2015年已超过2450万辆,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仍然依赖进口;我国手机产量2015年约为18亿部,但手机芯片与操作系统仍严重依赖国外厂商。二是在一些市场潜在规模比较大的领域,缺乏那些在技术上并不复杂,但能够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管理效率的创新。我们办公和生活中常用的一些产品,比如打印机、圆珠笔、电饭煲、马桶盖,与航空航天产品相比,其生产技术并不那么复杂、并不那么“高科技”,可是我们依然没有做出与国外厂商有明显竞争力的产品。

  我国创新短板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所拥有的创新资源统筹整合利用程度不够。在重大技术领域(比如汽车发动机),大量性质相同、目的相似的创新资源分散在不同的研发机构中,没有形成创新合力,迟迟没能取得技术突破。二是单个创新主体所拥有的创新资源不多。2015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4万亿人民币,排在世界第二位;但从单个创新主体拥有的创新资源来看,中国企业的创新投入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创新投入不可同日而语。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2015-2016财务年度,研发费用排在前50名的企业中国只有一家,这与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严重不匹配。三是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创新潜能没有充分挖掘。科研人员将大量精力耗费于项目申请、经费使用、职称考评等琐碎事务上;一些企业家过于注重短期收益;部分一线职工学习技艺、积累知识的动力不足。

  弥补创新短板,既要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整合利用好各类创新资源;要继续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提高单个创新主体的资源投入水平;要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激励各类主体创新的体制机制,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要尊重科研工作者,遵循研发规律,通过完善分配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职称评定制度,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让科研人员全身心地投身创新活动之中。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强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遏制各类投机行为,使企业家更加注重长远发展,更加注重通过创新实现持久发展。要提高技术工人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破除其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的身份障碍,给他们以体面的生活和事业发展的通道。要构建崇尚创新的氛围,激发各类人员创新的活力;要建立创新者保护制度,为创新失败者提供安身立命的基本保障。

  要通过改革,打破束缚各类创新主体活力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让各类创新主体都有创新意愿、都有创新担当、都有创新能力的生态系统;以更有活力的创新,培育更强大的新动能,推动经济发展更高效、更健康、更可持续。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成为培育新动能的紧迫任务

  任何一个大国不可能不搞制造业

  第一,“制造强国”建设在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像在制造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业的比重在国民经济当中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一样,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比重也会有所下降,但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其作用就不重要。任何一个大国,不可能不搞制造业。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新旧动能转换。

  一是促进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两者不能对立起来,要有机结合。首先,新动能确实有一些新兴产业,比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在过去的产业分类体系中没有,我们要顺应发展趋势,继续培育发展这些新动能。但是也要看到,到2015年底,高新技术产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只有12%。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也不超过20%。虽然随着投入不断加大,这个比重的增速会提高。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比如说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内,还很难超过50%、60%、70%。面对现实,我们在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同时丝毫不要忘记传统动能的改造和升级。

  二是提升工业的基础与制造业创新这两种关键能力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动力。讲创新驱动,不要忘了两件基本事情,首先,重视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像零部件、工艺、材料、专用设备,包括标准检测这些基础能力上不去,要想万丈高楼平地起是起不来的。创新驱动应更多地投向基础产业,更加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只有基础打牢了,将来我们的发展才可能更加顺畅。其次,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一定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制。我国的创新投入跟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投入占比刚刚超过销售收入的1%,而国际上平均是3%-5%。企业除了在地位上、作用上要成为创新的主体,在投入上也应该成为创新的主体。

  三是要深化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接续和转换。一方面可以带来重构性的效应,既能够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包括制造模式、产业组织方式的变革,也能够牵引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实现供给和需求体系的重构,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两个IT的融合,还可以实现倍增效应。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把分散在世界各地闲置的、有用的资源集聚起来为发展所用。如果把这些资源应用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有四大红利

  第二,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我们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从发展机遇上看,有四个红利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一是基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制度红利。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金融财税、要素价格、国有企业等领域,已经陆续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进一步破除垄断,进一步减轻企业的外部成本,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来促进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升级。

  二是基于高素质劳动者的新人口红利。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了345万,这是一个拐点。从那时候开始,劳动年龄人口逐渐下降,所以我们原来的人口数量红利已不复存在,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值得重视的是,我们还有人口质量“红利”,每年我国有700多万大学毕业生,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主体,都将成为我国新的人口质量“红利”,特别是在基于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之下,意义更加重大。

  三是新的资源红利。我们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就必须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的投入,转向更多地依靠科技、信息等的投入和驱动发展上来,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生的新资源红利。

  四是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新全球化的红利。目前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获得的第一拨全球化红利正在日趋弱化,但是随着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不断推进,又给企业带来了“走出去”的另一波全球化红利,我们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腿走路,“引进来”也要提高引进的质量,“走出去”也不能把落后的产能、淘汰的产能放到人家那里去。

  我们面临的挑战有三个方面:一是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二是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减弱;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五方面工作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第三,现在不光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重要的是如何化不利为有利,变挑战为机遇。下一步应从五方面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一是推进两化融合,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体系。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各国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制高点的根本途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以“两化”融合为主线,要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将加快实施以智能制造工程为代表的促进信息技术在各个产业链环节当中的应用。制造行业发展要经过数字化、网络化,最终达到智能化。

  二是增强创新动力,加快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升级。2016年,我国建成了第一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试点,即动力电池的创新中心,集合了行业内十几家汽车厂和几家电池厂等各方面的力量,总投资超过10亿元。这个从一开始就构建全新的体制,按照企业化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去运营的新的创新中心,希望走一条新路,而不是走一条国有的、全额拨款的事业型研究机构的老路。

  三是降低企业成本负担,释放微观主体发展活力。近年来持续攀升的成本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活力。企业成本的高企有两个原因,一是劳动力、土地成本持续上升。二是各种制度交易性成本居高不下,这方面还有很大下降空间。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吸引生产要素更多地投向制造领域。制造领域是高度依赖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现在很多的制造企业缺钱,社会上又有大量闲置资金没有地方投,主要是制造行业盈利时间长,盈利水平低,所以大家有钱也不往制造行业投,包括制造行业的一些企业赚了钱后,也不再继续投入,而是拿去炒房、炒股、炒债,如果全社会都是这种以钱生钱,赚快钱的方式,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就是一句空话。在一时不能改变制造业盈利周期长,盈利水平低的状况下,我们就想结合政府资金、行业资金,去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政府能够给保底,使社会资本投资有一个保底的回报,这样的话就用四两拨千斤的办法把更多的社会资本积聚起来投向制造业。

  五是提升中国制造软实力,培养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任何一个制造强国的崛起都离不开追求卓越、严谨执着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灵魂所在,要更加注重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制造业生产和管理的实践。与此同时,还要培养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家,使他们发挥出聪明才干,带领企业更好发展。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