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代子女相亲 谁该反思?(图)

2017年01月09日 11:54   来源:东方网   孟木二梓

  最近,由金星主持的一档交友节目《中国式相亲》,因为采取了父母和子女同台相亲的模式引发了网民们的热议:子女相亲,和父母有关吗?个别家长暴露的“奇葩”择偶观,更是遭到了吐槽。(1月8日《现代快报》)

  表面上看,最该反思的无疑应该是这些代子女相亲的父母,相亲是孩子的事情,谁最合眼缘或是看上谁,最有发言权及最终决定权的也应该是孩子,可现在当父母的却一手包办,甚至开出极其苛刻的条件,这不仅是越俎代庖,更可能会在无形之中扼杀孩子的姻缘和幸福,这种操控孩子婚姻大事的做法显然是这些父母应该好好反思的。

  不过,在笔者看来,更该反思的其实是我们的教育,是我们的学校、老师对待孩子“早恋”的态度。

  实际上,对这些在婚姻问题上被父母操碎了心的“剩男”“剩女”,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正常现象”,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稳定后,二十七八再找对象,完全符合现在孩子的“成长规律”。很显然,这种分析不无道理,如果到了这个年龄,孩子们能够正常地谈对象、结婚成家,那确实很正常。可现实问题是,很多孩子过了这个年龄还是不谈对象,还是不愿意谈婚论嫁,这显然有点不正常了。

  于是,有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就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对异性没有那种正常的“欲望”?为什么不愿意结婚成家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窃以为,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没有很好地保护他们对爱情的欲望,或者说是没有告诉他们爱情是神圣的,也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再进一步说,是我们的教育扼杀了孩子们情感的天性,才使得他们长大后在爱情方面形成了某种恐惧和障碍。

  有一个事实恐怕我们谁也不会否认,就是我们的教育、学校往往把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初开的情窦定义为“早恋”,并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甚至是“万恶之源”,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进行压制,比如不准男女生并肩行走,有的甚至要求男女生说话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有违反不仅给予纪律处分,更有甚者还将孩子这种单纯美好的情感隐私公之于众,有的甚至将学生逐出校门,不仅令孩子蒙受了巨大的羞辱,更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人格,我们很多孩子为什么那么自卑?为什么会性格扭曲、畸形?为什么会觉得情欲是件见不得人甚至是罪恶的事情?又为什么不善于和异性交往?窃以为,其根源正在于我们的教育对孩子们这种正常的情感采取了一种极其恐怖和残忍的打压手段,才使得我们的孩子在长大后对情欲有一种天然的无知、恐惧和不知所措,更别说如何通过正常的交往来获得自己的爱情了。

  实际上,少男少女的情窦初开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最可宝贵的情感和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德国诗人歌德有一个著名的诗句“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就是对这种初开的情窦最生动的写照,而这种情窦初开只是少男少女心中一种萌动的爱的意识,根本就与“恋爱”没有任何关系,将其视为“早恋”显然不符合事实,也违背了人的生理规律,这一点可说是我们的教育犯下的最大的错,对其进行围追堵截、一味打压更是错上加错。

  因此,笔者以为,我们的教育、学校真的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观念及其方式了,首先必须彻底取消所谓“早恋”的说法,为孩子萌动的情感意识正名,给孩子营造一个科学、健康、美好的成长环境;其次应尽快在中小学引入情商教育,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情商能力,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生活观,这样我们的孩子对人的情感、婚姻生活就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有能力驾驭自己的情感,也就用不着父母来代子女相亲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