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90后开网店忧患论”不纯是杞人忧天

2016年12月29日 07:33   来源:红网   张璐

  2016年的董明珠,数次站在了舆论场的中心,从要求格力自造手机“开机画面必须是我”的强势,到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后给全体员工每月涨薪1000元的“温情”……她数次引起围观。最近的一次,是她参加央视某节目时的一番表示,“90后不愿意去实体经济里工作,在家开网店,一个月赚一两千不用受约束,不用打考勤,这一代人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的隐患是严重的,不只是实体经济,对社会发展都有影响。”

  这段话很快流传开来,很多标题直接冠以“90后喜欢开网店是国家隐患”,赫赫标题,触目惊心。考证其原话,这并非是标题党的噱头,而是真实的表达。在网商越来越成为很多年轻人所青睐的职业选项,互联网经济呈现迅猛发展态势的当下,此番并不入主流的言论饱受争议,引起一片哗然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撇开偏激的一面之词,还是发人深思。也就是说,在面对“杞人忧天”的声音时,最好的办法绝对不是群起而攻之,而是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董明珠眼里的“一个月赚一两千”的网店行为在多大意义上是等同于“互联网经济”这个名词的。很显然,董女士已经把实体经济的对立面——互联网经济的内涵大幅度压缩了,我们讲的互联网经济,是以创新、营销、策划、文案为主要代表的新兴经济行为。而投身其中的,大多是那些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表达和创业激情的年轻一代。这与那些日常生活中微信卖面膜、化妆品的网商店主还是有所不同的,至少在外延上早已超出这些范畴。

  因此说,董女士言论的出发点,还在于没有真正认清互联网经济的面貌。开网店是互联网经济中门槛比较低的一种表现方式,并不能以偏概全来定性所谓互联网经济“不受约束、不用打考勤”,实际上,那些真正从事网络创业的年轻人们,更多时候还是异常辛苦,从产品营销、方案策划等等方面都要亲力亲为,虽然少了“打卡考勤”的过程,但创业之路也是筚路蓝缕,绝不轻松。

  作为一种新兴经济行为,其产生发展也不会因为某个人做了一番怎么样的解读而受到影响。对于董女士杞人忧天式的“国家隐患论”姑且不做是非鉴定,但我们对引导互联网产业更好发展的思考却永远不能停止。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网络技术空前发达的时代。我们在面临着不同于董女士这辈人的生存压力的同时,也同样经历着他们未曾遇到过的互联网机遇。也正是因此,很多年轻人可以自由安排时间,选择给自己打工,只需要网络技术和宣传平台甚至不需要过大的办公空间,就能在自己天然熟悉的互联网领域里走出一片新天地,这种新的经济行为越来越吸引年轻人。

  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有着“双创”烘托的时代背景,也有一系列刺激就业的政策扶持,可以说其发展是综合作用的产物。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连作为产业大亨的董明珠都对互联网经济都存在着隔膜感甚至误会感,更别说其他的普通民众了。更重要的是,从线上线下的互动,到创新空间的谋求,再到激烈竞争的市场,互联网经济还有很多需要应对的短板和障碍。她的话可以说是一种提醒,如何实现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共融共生?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开网店,我们的实体经济靠谁来发展?如果实体经济萎缩,缺少支撑的互联网又将走向哪里?又如何推进“互联网+”,让青年的创业之路更顺利一些?

  说一千道一万,问题的重点不在于评判这种“杞人忧天”是不是合理的,而在于对年轻人投身互联网创业,无论是政策倾斜还是制度保障,多一些事前思维,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如此才是对“隐患说”的最好回应。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