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健康中国亟需提升公民健康素养

2016年12月26日 08:11   来源:中国网   邱明红

  近日,国家卫计委联合九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20%这一数据初看让人甚为诧异,为什么在这样一份重要的“大文件”里,却要定下20%这样一个“小目标”呢?原来,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健康数据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基本健康素养水平为9.48%, 再往前,2012年为8.8%, 2008年仅为6.5%。这一比例意味着,每100人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仍不足10人,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因此,20%的“小目标”就不足为怪了。

  众所周知,健康素养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主要包括了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由此可见,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对于居民享有健康的重要性。而从现实来看,我国公民的健康素养还普遍较低,已经成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建设健康中国的一个现实短板。可以说,要促进公众健康,建设健康中国,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刻不容缓。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居民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哪些主要的短板、误区拉低了我们的健康素养?我们在推进健康中国的进程中,又该如何提高这一与健康相关的重要能力呢?

  从我国居民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的原因来看,这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和群体层面的原因。在社会环境方面,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水平、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卫生政策、卫生服务特别是健康教育服务的提供与利用等。正是因为健康素养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复杂影响,多年以来,我国立足基本国情,将健康素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等大量工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个体和群体方面,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经济状况、阅读能力等。在这其中影响尤甚的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健康只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则不然。就正如人总是在成功时不会去思考失败的痛苦,也往往在身染沉疴时才顿感健康的重要。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群众的健康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的内在动力。

  从拉低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的误区和短板来看,一是科学的健康观素养还亟待提高,典型的就是我国居民一直以来保持的“重治疗、轻预防”的错误健康观念。以慢性病预防素养来说,缺乏慢性病预防素养引发了更多的慢性病并发症和死亡率,卫生部长陈竺曾表示,“如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未来三十年将是中国慢性病井喷的时代。”二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还普遍较低,健康知识不一定能有效转化为健康行为,而且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具有长期性,由于受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影响,我国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普遍较低,还有待持续提升。三是健康信息素养水平的短板,如居民获取医疗卫生信息、处理媒体健康信息、理解药品说明书、理解医学科普文章等方面的能力等仍然是制约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提升的一大短板。

  从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的方法和手段来看,一是要坚持大健康、大卫生理念,推进“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和行为等因素对人群健康都有着深刻影响,因此政府一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将居民健康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并在各项政策的统筹兼顾中研究制订综合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同时,“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还要求政府必须注重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实施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理。

  二是要加强健康教育,尤其是要建立一支专业化、权威性的健康科普专家队伍。现阶段,公众面临着新媒体时代健康信息鱼龙混杂,“伪健康”信息广泛传播,如“吃到这个你就死定了!别知道太晚,赶紧收藏!转发到亲友圈!(食物相克图表)”“吃了一口西瓜,一家人阴阳相隔,大家千万要小心!”“幼儿园都发通知了,喝它=白血病!”“死于酸性,活在碱性,为了你爱的人,值得一看!”这些“伪健康”信息甚至健康谣言极易对居民产生误导,从健康传播和教育的角度来说,亟需一支专业化、权威性的宣传队伍来对公民进行教育和宣传。

  三是要注重培养居民自主自律健康行为的养成。政府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播,将极大的提升居民的健康知识和技能素养,但健康行为和方式的养成却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居民持之以恒的坚持和推进才能养成。

  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健康中国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不仅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追求。因此,应该通过公民、社会和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提升我国公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实现健康中国的理想,并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