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校规何以一直有市场?

2016年12月20日 07:33   来源:红网   薛家明

  18日,一则严厉校规在网上流传。其中“私自离校,要交10000元保证金”“禁止男女生交往过密,包括不许并行、共餐、互赠礼品、直接交流”等规定引学生热议。记者获悉,该校规来自福州左海学校。据记者采访,校规里还有缴纳保证金10000元的条款,如果学生私自离校,要交保证金,如果违规,保证金就会被没收。(12月19日 《海峡都市报》)

  男女同学不许并行、共餐、互赠礼品,更不许有直接交流、亲昵动作;不允许私自离校,否则罚款10000元。这样的奇葩校规,想来都令人唏嘘不已。然而,在现实中,类似的奇葩校规,又何止一起?比如济南平阴一中规定“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贵州清镇养正学校规定学生上厕所需带“如厕牌”,否则将被记过,班主任将遭罚……

  奇葩校规虽然看起来与时代违和,但出现在我们面前却一点不令人意外。首先,奇葩校规是学校间恶性竞争的必然结果。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成绩就是硬道理。哪个学校的成绩好,谁就能吸引更多生源,进而获得更多教育资源。好大学的升学名额是相对固定的,这就导致学校之间必然出现恶性竞争。而无限压榨学生的学习时间的奇葩校规,在短期内确实对提高成绩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因此,为获得好成绩,学校会向“校规要成绩”,争相推出奇葩校规。

  其次,奇葩校规暗合国人悬梁苦读的传统。为了能够学业有成,很多人甚至不惜程门立雪、头悬梁、锥刺股。在如此语境下,奇葩校规反而是学校管理严格、办学正规、负责任的象征。甚至学校越是实行军事化管理,家长越高兴、越信任。因此,奇葩校规虽然伤害了学生的权益,但只要对提升应试成绩有帮助,家长就不会反对,社会也不会有多大的异议。

  再则,奇葩校规也是家长名校情怀的投名状。几乎每一个中国家长心中,都隐含着强烈的名校情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以及经济转型的客观因素,大学生毕业率不断走低,“最难就业季”频频出现,家长的名校情怀,越来越重。而学生之间,在学习兴趣、探索能力上,毕竟存在差异。为弥补这些差异,满足家长的名校梦,题海战术、无限压榨学生天性和权益的奇葩校规应运而生。

  奇葩校规的形成,直接原因当然是校方的成绩冲动,但其背后也隐含着国人强烈的名校情结和不合理的学习观念。因此,消灭奇葩校规,不能只拿学校开刀。从长远看,相关部门更要大力推动教育改革,改变应试教育的竞争模式,校正公众的不合理的学习观念和名校情结。只有这样,奇葩校规才不会过一段时间就卷土重来一次。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