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男女生“直接交流”是一种教育无能(图)

2016年12月19日 15:47   来源:南方网   晴川

资料图

  18日,一则严厉校规在网上流传。其中“私自离校,要交10000元保证金”、“禁止男女生交往过密,包括不许并行、共餐、互赠礼品、直接交流”等规定引学生热议。记者获悉,该校规来自福州左海学校。(新闻来源:12月19日《海峡都市报》)

  学校制定校规既为保证教学正常有序,也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尤其让学生知道诸如如何与异性有分寸地交往等社交礼仪,对学习为最主要任务的高中阶段,更是非常必要。“男女生交往过密”确实不妥,而“共餐、互赠礼品”等也确属亲密,但毕竟不同于“彼此牵手乃至喂饭”,甚至只是极其“偶尔”被“撞见”,而就此定性为“过于亲密”,怕就有些言过其实,主观武断了。尤其“并行和直接交流”更是包括碰巧同行、只是谈论学习等,说过于亲密更是无端“戴帽子”。何况,学会与异性交流沟通不仅没错,也是学校情商教育题中应有之义,谁愿意看到专家再次发出“大学生连恋爱都不会谈”的感叹而无奈地要在大学专门开设恋爱公开课呢?

  最严校规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教育的自以为是。既然校规针对的主体是“半大人”的高中学生,那么出台校规就不能由学校单方说了算,还要看看当事者的态度,听听学生们的意见,这不仅因为他们更有发言权,本身也是对学生身体力行的尊重教育。教育没有主体的平等,只有一方的高高在上的教育不是教育;为孩子设定路线、重分数轻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危险教育,这种“一俊遮百丑”的劣质思维一旦扎根孩子心中,就已经为孩子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言: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站在人性角度说,男女交往也是正常心理需要,也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日趋多元化,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应顺时而变,尤其像现在的高中生,他们的生理心理都相对成熟,几近成人,有冲动也有一定理性,对这些富有个性的高中生以及他们极富个性的交往方式,应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并随时善意提醒防止越界方为上。总拿卫道士的眼光看他们,用一种“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禁锢他们,这看似关爱,其实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既落伍又不合时宜。如果只是因害怕出现问题而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以求“无为而治”,甚至只是“将校内问题推到校外即成功”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无能。

  禁止学生“直接交流”很容易让人想起西安那位站在国旗下爱情告白的17岁男生。这样的新闻,总会勾起曾经年轻过的我们甜蜜青涩的回忆。那样的场合,那样的时刻,如果挪到这所学校来,恐怕就是沸反盈天了。然而,学校既没有阻止,更没有处分,其开明和宽容的姿态,反而赢得了社会、家长、学生一片赞叹。同为中学,做法如此判若霄壤,这恐怕就不是教育智慧差异所能解释得通的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