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学生扫厕所是缺乏沟通意识

2016年12月19日 11:05   来源:光明网   乾羽

  最近两天,青岛工学院的部分学生通过微博和微信,给《今日》栏目留言说,现在学校把宿舍的保洁人员、宿管都辞退了,学生们不光被安排打扫校园内的道路卫生,而且还要轮流打扫宿舍楼内的公共厕所,而且现在离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学校的这种做法让他们觉得有点接受不了。(12月18日青岛新闻网)

  学校的说法是,这些提意见的学生真是不明白用心良苦。安排学生打扫厕所,至少有以下这些好处:锻炼学生的清洁能力,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习惯;而且,还可以节省下几十万的保洁费用,将之用于学生奖学金的发放。这不是一个多赢的创意吗?学生为何不理解呢?

  就算,学校的说法是真实的,就算,让学生打扫厕所真的有这么多功效。学校的安排还是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缺少与学生的实质性对话。所有的好处,都是学校认为的,至于学生怎么想,学校并不完全清楚。甚至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相信媒体胜过相信学校。

  事实上,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体之一,对于学校的决策,他们理应充分参与。尽管,他们是管理的对象,但同时他们也是服务的对象。这种特殊的角色和地位,决定了他们不该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利益需要关切,他们应该成为学校事务管理的参与者。而且,这种参与应该是全过程的参与,而不仅仅是在决策确定之后,获得个简单的通知。只有全过程参与,并形成实质性的对话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体现。所谓的关怀,才不至于因为单向性,成为站在外部的自说自话。

  显然,在安排学生打扫厕所的决策中,这种实质性的对话是缺少的。学校有没有就这个决定,征求过学生意见?学校有没有就具体的制度设计,征集过学生建议?当政策实行之后,学校有没有及时调查过学生的反馈?从新闻中看不到。从始至终,学校都是站在外部思考,站在外部关怀:他们认为这样是好的,他们认为学生应该举双手欢迎学校的决定。这种认为要想成为共识,必须经过一个协商和对话的过程。

  学校会说,学生难道不应该充分信任学校吗?只是,信任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告知,或者信息公开就可以的,真正的信任需要建立在实质的对话和实际的参与上。如果学生仅仅满足了知情权,但无法充分表达,无法充分参与,则最后他们对于所谓的好意还是无法领情。因为,他们的真正想要说的并没有说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好心会办坏事的原因。只有经过了充分的协商和沟通,并且建立实质性的对话关系,外部关怀才能真正走进关怀对象的内心,引起共鸣、达成共识。

  否则,一番好意不仅不会有人领情,反而可能引发一次舆论层面的危机。就像新闻中的学校,就算他们对媒体解释再多,就算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初衷,舆论未必会理解,学生未必会接受。如果早一点征求学生的意见,早一点跟学生对话,他们就不至于如此被动。这是管理和沟通中的常识,但通常只有在面临舆情危机时,人们才会想起来。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