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非遗”面对面之后(图)

2016年11月24日 14:26   来源:东方网   王洪

  昨天,令人目不暇接的太极功夫扇和舞龙舞狮表演,为2016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系列活动拉开了序幕。海派面塑、古琴斫制、墨锭描金、莘庄钩针编法、绒绣、棕编艺术……近4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上海师范大学,将“非遗”面对面地带给学生。(解放日报11月24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落文字,口传心授,看得见却摸不着,它是技艺,是仪式,是表演、传说、习俗,实际上,它早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现今列入上海市级名录中的非遗项目有200余种,还在不断增加。上海现有的国家、市、区县三级非遗,平均密度居全国前列,许多项目独树一帜在全国鲜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都是上海的宝藏。可以说,做好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是一件要紧的事情。

  非遗项目作为传承城市文脉的有效载体,保留乡愁的独特资源,如何使之“活”起来和长久传承,让非遗走进大学,让大学生面对面去感知非遗,接触非遗的“有趣”和“好玩”,进而激发对“非遗”的兴趣和乐趣,无疑是一种有效做法,为“非遗”传承扩大影响和传播开辟新的路径。

  这次“非遗”进高校活动,共推出海派剪纸、古琴艺术、传统戏剧、海派面塑等10大“非遗”主题系列,以展示、讲座、演出等形式,陆续在上海交通大学等15家高校进行,破除以往“非遗”项目只保留在博物馆,或停留在少数传承人口中和手上,通过贴近大学生方式,落实非遗项目的宣传展示目的,通过形象丰富的表演和讲解,去培育非遗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自觉,让更多青年人在潜移默化中成为“非遗”受众,了解上海“非遗”的文化内涵。

  笔者以为,扩大“非遗”的影响力和传承面,应多管齐下,再辟新路,除了让“非遗”进高校,举行系列传播活动,还可以让“非遗”走进中学小学和幼儿园,让所有孩子在学龄阶段,都能由浅入深知晓“非遗”项目名目和种类,进而了解“非遗”的内涵和博大精深,要借鉴国外传播“非遗”的做法,用现代科学手段,影像资料和口述传授并举方式,开辟大众媒体“非遗”传播的空中讲堂、学校和网站,让非遗传承人在媒体和文化场所等更大的场所里,去讲解“非遗”的项目和历史作为,还可以用出版物和现代传媒记录“非遗”项目的特色,走多样化之路,通过创新创意,用更好的方法、更广的空间和更快的速度,加深青少年和全体市民对“非遗”的影响,努力开拓上海“非遗”传承保护的新路,展现春申故地深厚久远的城市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