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这一跪”公众何以不买账?

2016年11月18日 13:45   来源:光明网   胡印斌

  16日有微博爆料,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庄小学获奖学生合照中,7名学生手持奖状跪在地上。图片引发网友争议。该校校长回应称,照片为领奖后在办公室内拍摄,受空间限制,部分学生跪地。昆明市盘龙区教育局则表示,已收到学校报告,之后会提出处理意见。(《京华时报》11月17日)

  昆明这7名小学生一下跪,舆论场顿时热闹了。有人认为学校让孩子们以跪姿拍照有损尊严;也有人认为不必小题大做,就是拍张照而已。纷纷扰扰中,学校关于“空间有限”的解释非但没能消弭争论,反而愈描愈黑,激起了公众更多的反感。与习惯性的前排蹲着拍照相比,跪着果真更节省空间吗?

  或许拍照老师此举“没有恶意”,但这一事件,更像是老师在完全无意识、不察觉状态下的意志体现。也就是说,老师在这样做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坐也好、蹲也好、跪也好,在老师眼中并无分别,甚至在事后的回应中,校方也是轻飘飘的。至于学生们,则更是完全无感。

  这样的无感或麻木,或许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小孩子都是很单纯的,对于跪、蹲、坐之类的身体姿势并没有任何理解上的差异。事实上,这也是不少网友认为不必过于敏感的原因。但是,正如任何文化都是整体的、有脉络的一样,中国人的膝盖不能随便着地,也是一种既定的文化传统。我们讨论问题,不应该、也不可能远离这个传统。孩子们无感,不等于师者也无感,师者本来就负有引导、讲述的责任。

  何况,膝盖关乎尊严,关乎人生的态度,这是中国人一个普遍的认知,学校岂能随便挑战这样的共识?

  即以当下的校园拍照而言,我们习见的都是如上述整齐到刻板的照片,就连学生们的笑脸也仿佛是复制过一般,全无一点个性与自由可言。我们也曾见过早先的校园照片,甚至可以遥追孔子与弟子们集体出游的场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尽管大家各行其是,却能够拼接出一个从容自信的格局。其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动辄跪着,或者说蹲着,只能让人看到刻板和单调。这样养成的人格,其生命力之孱弱,一望便知。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也是人格的养成过程。尤其是学校教育,本来就应该通过点滴细节,向学生传递知识之外的文化和价值观。如果师者只是滥用自己的权威,只强调学生的整齐划一、听话乖巧,却在精神层面无所作为的话,则这样的教育显然是有问题的。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