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路的“无用之用”

2016年11月09日 07:42   来源:京华时报   □陈之琪

  有位学者,在国外大学潜心研究了五年,到了出结论的时候,却发现事实证明他五年前所做的猜想是不成立的。这个结果如同晴天霹雳,然而他却只能灰心地将论文完成。最终,他的论文也由于这“无关”二字的结论,不出意外地没有通过,甚至他还面临重修一个五年的可能。

  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凭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一举成名,名噪一时似乎只是瞬间的事,她却为此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据她讲,她“做了(研究的)大概200多种中药,提取方法加起来380多种,全部没成功。做到191次实验以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有效的部位”。诚然,屠呦呦付出的努力是无法想象的,但她依然是科研领域的幸运者——她最终迎来了成功,将抗疟药推向世界。走完数百条岔路,她用了几十年。而那些名不见经传者,可能走了一生也没有见到光明。

  回看那位学者,“不合格”三个字应该是他这五年的写照吗?必然不是的。他五年如一的科研态度足以说明这一点。在科学研究中,“天时”“地利”“人和”大概都是不能缺少的,如今他只是缺少了“天时”而已。那么,他这五年的功夫算是白费了吗?

  对于很多失败的学者而言,那些看似绝望的失败毫无益处,但对于科学而言,却至少因为他的失败,为后人封住了一条岔路。科研往往是由无数个分岔口组成的路,更是一次次未知结果的壮丽探险,只有极少数人才是幸运的,牛顿、爱因斯坦等等。如那位学者,费去数年时间,也许只是证明了此路不通。可是,这虽然是一条没有宝藏的路,但无数个“此路不通”的牌子集结起来,对于后人来说,再站在岔路口前就不会迷茫,几十上百位无名科学家替他探路后,真正通往成功的路就会展现在他眼前。

  庄子有个著名的理论:无用之用。从“价值”的角度来看,这些“失败者”得到的结果的确用处些微,他们的论文在学术上不会有多大的价值,此乃“无用”;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无用”的存在却堵住了那些错误的道路,使后人的脚步变得轻盈,看似依然无用,却于科学探索大有用处,这正是“无用之用”。

  如今,不少科研工作者是坐不了很久“冷板凳”的,除了外在的各种世俗压力,便是自己对未来之路的恐惧,他们不敢去尝试,他们害怕失败,害怕自己最终的结论否定了自己的猜想。爱迪生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可行的,于是我就会做出第一千零一次的努力。”王安石写道:“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尽了自己的力量却不能抵达目标,也可以无悔了,谁又能嘲笑他呢。

  因此,不论是一时名声大噪,还是仍然在某个角落进行着失败实验,科学家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只是后者少了一个“著名”的前缀,他们都值得被尊重,也应该以自己为骄傲。

  失败的“无用”于他人的不断积累而致“用”,于己则是将精神贯彻一生,“无用”本身便是大用。明白这一道理,在科研路上的人可以宁静以致远,在路旁远观的我们,也会少一些无礼的轻蔑,多一分敬意。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