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反思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定位问题了

2016年10月28日 09:32   来源:东方网   孟木二梓

  南京栖霞区柳塘社区附近,有四五百辆公共自行车长期闲置在路边,任凭风吹日晒雨淋,绝大部分自行车都出现了锈损,一直无人过问。在很多地段公共自行车非常抢手,经常一车难求,这样的闲置实在有点浪费。对此,南京公共自行车公司相关部门回应称,这些自行车要更换芯片,才能重新派上用场。(10月27日《南京晨报》)

  四五百两公共自行车几个月都躺在路边睡大觉,这不仅暴露出眼下各地对公共自行车存在着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重建设轻管理、重投入而轻效率,而且也说明该市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并不是少了,而是已经呈饱和状态,甚至是超量发展了,否则怎会如此淡定地让好几百辆自行车一闲置就是几个月呢?

  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而且都把公共自行车当作城市的一种主要出行工具,这样不可避免地就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各个城市都在不惜血本地扩充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规模,一味增加公共自行车数量,像南京目前已经有五万辆左右的公共自行车,按说只要布局合理、车辆调度得当,就完全能满足民众的自行车需求,可该市的一项公共自行车专项规划即《南京市公共自行车专项规划》却提出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2017年,全市公共自行车数量要达到7万辆;至2020年,更是要达到11万至12万辆这一天文数字。而事实上,在2015年该市拥有近4万辆公共自行车时就已经暴露出公共自行车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据南京官方透露,这近4万辆公共自行车日均使用15万人次,平均每辆车只使用3次多,如果再按每辆车使用一小时(免费的)计算,每辆车一天只有3个多小时在路上,其他时间都趴在那里,这说明公共自行车的使用频次较少,使用效率也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再持续扩大公共自行车的规模,不仅过于盲目,也是公共投入的一种巨大浪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盲目发展公共自行车的情况?窃以为,关键就在于我们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定位出了偏差,在于我们把公共自行车当作一种主要的交通出行工具了,更在于一些地方对民众的低碳出行采取一种大包大揽的做法,才一味在扩大公共自行车规模上大做文章。

  实际上,公共自行车只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种配套服务,设置它的目的并不是要满足所有民众的出行需求,而只是给民众提供一种出行的选择和一个轮借自行车的机会,可现在我们却非要将其定位为民众的主要出行工具,这不仅改变了公共自行车的性质,且会促使民众放弃使用私家自行车,转而依靠公共自行车,这样公共自行车就会变了味,成为市民的“私家车”,这显然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了,也背离了倡导民众自觉绿色出行的初衷。

  有一个例子很耐人寻味。法国里昂是在全世界率先实行公共自行车计划的城市,从2005年至今,这个有着近130万人口的城市,公共自行车总量只有区区4000辆,可照样在全城实现了公共自行车全覆盖,而这些自行车的使用效率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在2005年,该市只有1180余辆公共自行车时,每天平均被租借10000次,每辆车平均被借了近9次,这个数字显然要比国内的公共自行车租借效率要高好几倍。

  为什么里昂能够花小钱办大事、用四千辆公共自行车就能解决问题?关键就在于该市并不是把公共自行车当作民众的一种主要出行工具,而是将其作为倡导绿色出行的示范,其具体做法一是在公共自行车站点设置上采取点多车少的办法,该市总共只有4000辆车,可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却多达近440个,平均每个点只有9.1辆车;二是站点大都设在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站点、文化古迹广场和景点、公共服务中心和文化体育设施中心、公司企业密集地区、大学校园、商业中心等。与此同时,政府特别致力于建设自行车道和私人自行车停车位,尽量为民众自行车出行提供周到的服务和方便,这样一方面通过公共自行车做示范,另一方面为民众私人自行车出行创造条件,用不着一味扩张公共自行车的规模,就能达到促使民众低碳出行的目的。

  可反观我们不仅在每个地铁站口,甚至在很多公交车站、居民区都设置了大量站点,这样既不合理,也没这个必要,一则这些地方公共交通系统本来就很发达,根本不需要公共自行车系统支撑;二则居民区民众出行应以私人自行车为主,现在却要用公共自行车来取代,这种大包大揽的做法显然不是推行绿色出行的正确之道。如何能像里昂那样对公共投入精打细算,如何科学规划公共自行车站点和合理投放公共自行车数量,如何为民众私人自行车出行创造最好的条件、提供最大的方便,这无疑值得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好好反思,并加以借鉴。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