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的学区房不能放飞教育理想

2016年09月06日 14:13   来源:南方网   

  开学了,终于如愿让女儿读上了厦门市滨东小学一年级,可林女士夫妻的“苦逼”日子才刚刚开始。只有39平方米的小房子,几乎没有夜生活,女儿睡后除了睡觉,就只剩下黑暗中的手机了。开学季伊始,在泉厦两地,还有许多像林女士、曾女士这样的70后、80后乃至90后新生代家长,开始着蜗居学区房的日子。(9月5日《海峡都市报》)

  放着豪宅不住,在外租房也好,卖掉大房子,换取小套间也罢,这群蜗居学区房的新生代家长,一次次上演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

  据报道,他们大多受过较好的、系统完整的高等教育,对教育资源更关注、更挑剔,也让他们的孟母故事多了一些更高端的意味,虽然他们自认为具备更开阔的视野、对教育更深刻的认识,也能说出更高深的理论,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也不过是为了孩子能够就读好学校,数次搬家,举全家之力给孩子陪读的家长。

  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报道,那些一边领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做皮纹测试,一边背着孩子托人情、找路子的“变态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职、高知、高薪的“三高”人员。他们在教育孩子上更容易被“忽悠”、更容易产生焦虑,也更容易把这些负面的东西传递给孩子。

  正因为高学历家长有能力对社会有更清醒的认识,更能清楚地看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而社会的种种严酷现实又将这种差距不断投影且放大,故而高学历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期待变异成为强烈的、不可释怀的焦虑。在人口众多、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稀缺的大背景下,在白热化的升学竞争面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共识,高瞻远瞩的学区房规划绝不可缺,日常的陪读计划亦不能少,“孟母三迁”式的求学之路的家庭教育反而成了常态。

  现代版“孟母三迁”实则是孩奴的升级版或强化版,一切以孩子为主,凡事皆以教育为中心,把对孩子的爱与希望夸张地转化于学区房身上,倘若是家庭有这个能力,倒还顺其自然,倘若成为“普适标准”并大加赞扬,则是步入了教育理念的误区。

  孩子不是家长的缩小体,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梦想浓缩在孩子的教育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样很大。蜗居于学区房的家长日日陪读,事事包办,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而一旦离开父母的羽翼,便会茫然失措,真正智慧的家长会适度放手,会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兼顾好工作和家庭,关注孩子、平等开放,也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成长,学会承担责任,而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过度包办,而丧失了自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极可能会得不偿失,现实生活中此类范例不胜枚举。

  当然,现代版“孟母三迁”也折射出教育困局。老旧的学区房让无数家庭尽折腰,无非是沾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光。一方面是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以至于丧失理智,另一方面是教育资源不均衡诞下的怪胎。

  学区房成为众多家庭的心头之痛。小孩入学之难已经成为涉及民生的一大困扰,有关部门不可等闲视之。全方位推进教育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缩小“牛校”和普通学校、都市和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之间的差距,全力摆脱教育资源不均衡化带来的痼疾,强化社会监督,让更多孩子得到教育公平的机会。

  蜗居的学区房不能放飞教育理想。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如何去爱却是一个穷之不尽的话题。现代版“孟母三迁”是时下一些父母焦虑、浮躁心态的突出反映,也是对教育均衡发展划出大大的问号。现代版“孟母”培养出的孩子能否“化蛹成蝶”还有赖于社会大环境的不断解压、教育资源全方位均衡发展以及理性教育观的不断普及。(南方网斯涵涵)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