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须用信用和能力说话

2016年09月01日 08:13   来源:广州日报   

  建立民营医院社会信用评价与服务能力星级评审制度,有利于推进行业监管,加强对失信机构的惩戒力度;另一方面,也能方便市民选择。

  日前,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宣布,将建立非公立医疗机构社会信用评价与服务能力星级评审制度,以规范行业信用行为。

  这一举措来得很及时。当前,看病首选公立医院,仍是很多人的“共识”。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4月底,全国医院总数为28072个,其中民营医院为15090个。在数量上,民营医院已经实现了赶超,牢牢占据着医院总数的半壁江山,可是其“号召力”依然远远落后于公立医院。根据统计,今年前四个月,全国医院总诊疗人次为10.3亿人次,其中9亿人次选择了公立医院。

  另一方面,民营医院的“美誉度”面临危机。近年来,一些民营医院虚假宣传、过度医疗、重复收费,甚至价格欺诈等乱象给整个行业抹了黑,以至于很多人一提起民营医院,就和“挨宰”联想到了一起。尤其今年曝光的部分案例,令非公立医院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可以说,能否提高消费者的信任,成为发展民营医院的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社会信用评价与服务能力星级评审制度,有利于推进行业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和诚信意识,加强对失信机构的惩戒力度;另一方面,也能方便市民选择,赢得消费者信任,让处于闲置状态的医疗资源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在操作层面如何尽量释放其功效。首先,值得思考的是,该建立一套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向消费者“表明”不同医院的实力。据悉,即将搭建的信用评价将分为“三等五级”,星级评审则分为五星、四星和三星共3个级别,评审结果由评审委员会审议。在评价体系上,不妨借鉴一些地方已有的经验,比如综合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消费者评价、监管机构评价等,搭建包含基础设备、诊疗能力、服务水平等在内的评价体系;还可考虑对于科室转包、诊断结果造假、重大价格违法等行为进行一票否决,增加威慑力。

  其次,关于等级管理。据介绍,等级评价结果将向社会正式公布,医疗机构也将被授予有效期为3年的相应等级证书和标牌。对此,期待公开的不仅是一系列医院名称和等级,而且通过信息平台等渠道方便市民查询,让市民看病前可以先查其信用;另一方面,其中涉及硬件、技术、服务等的具体指标,也可以一一公开。此外,“有效期3年”也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总之,对全国1.5万多家民营医院进行等级划分,是一门技术活。谁来评、怎么评、评什么,过程中如何监督、透明,以及评完之后的公示、管理,每一点细节都影响着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进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从长远来看,民营医院将日渐壮大,针对它们的管理也势必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现代化,期待行业协会走好等级评价这一步,让民营医院更好地用信用和能力说话。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