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利事件,校方舆情应对得了零分

2016年08月31日 07:27   来源:红网   胡欣红

  近日,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女教师刘伶利患癌治疗期间被开除一事,引发公众的强烈热议,已经发酵成一场公众舆论事件。之所以如此,除了事情本身极其冷漠冷血,严重突破公众认知底线之外,兰州交大博文学院糟糕至极的舆情应对也难辞其咎。如果要打分的话,这样的舆情应对只能得零分。

  首先,舆情初起之时,兰州交大博文学院不仅应对迟滞,而且判断严重失误,虽然在官网上公布了一份说明书,表示了“深感惋惜”和“妥善处理遗留问题”,但该院院长竟然辩解不知道刘老师患了癌症,并反过来指责她没有履行补假程序……

  姑且不管开除患病女教师是否存有某种隐情,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这种耸人听闻的事情必然引发轩然大波。然而,兰州交大博文学院竟然猪八戒倒打一耙,给予了强硬的回应,实在荒谬之极,无知之极。事情刚开始传播的时候,诚恳的道歉本来能适当缓和局面,甚至有可能避免事态恶化,而如此答复,本已义愤填膺的公众又怎能不怒火中烧?难道独立性极强的二级学院,就可以有恃无恐?

  其次,在空前的舆论压力下,博文学院终于低头认错,在官网刊发道歉信,承认处理不当,恢复刘伶利的劳动关系,给予适当补偿,并对人事处处长停职检查……态度虽然发生转变,但拖泥带水的迟来道歉,不仅难以体现诚意,而且压一下挤一点的“挤牙膏”式补救措施,更让公众感到不满。

  如果说犯下贻误先机的大错已然不该,可博文学院却一错再错,大有将错误进行到底的势头。就经济补偿而言,一开始只以补发工资和丧葬抚恤金的名义给了72000元。之后,院长陈玲等人登门道歉,才再次追加补偿医疗费等50万元。虽然再多的钱都已经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但补偿的额度却多少能体现出道歉的诚意。一开始的区区72000元,固然符合相关的规定,但在生命的天平上显然太轻太轻了,为何就不能一步到位呢?

  在处理相关责任人方面,博文学院也只是以人事处处长江雪芸存在工作失误为由,对其停职检查,这显然难以服众。试想,明明是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开除刘老师,一个小小的人事处长能背得起这个“黑锅”吗?陈玲院长反复辩解说明自己事先并不知情,可问题是,即便学院领导在人事处长“蒙蔽”下真的集体不知情,在做出开除这种重大决定的时候,难道都没有稍稍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情况?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尚不能完全盖棺定论,但如此解释,只能让人觉得欲盖弥彰,充斥着虚情假意。

  于是乎,兰州交大博文学院自认为的圆满善后,根本没有得到网友和舆论的丝毫宽恕。陈玲院长遭到网友的人肉搜索以及媒体的持续追踪,其在该院官网上简历中的“北师大博士、北京大学研究员”身份均已经被查明不属实,其简历中所获的诸多奖项,要么为山寨社团所颁发,要么系伪造……一通“起底”之后,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学院长,伪装出来的体面形象已经变得“一丝不挂”。如此汹涌澎湃的“公愤”,陈院长可曾有所预料?“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真是既知今日何必当初。

  其实,舆情应对之道并不复杂。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真诚道歉。当年克林顿身陷“拉链门”大丑闻时,在举国哗然之下,他并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什么合理性,而是通过反复认错、真诚道歉渡过了难关。同样,刘伶利事件,重点不在于解释什么,而在于无条件地认错和道歉。在汹汹舆情面前,越想辩解开脱,死得就越难看。前车之鉴,能不慎欤?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