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高职生为农村娃 说明了啥?

2016年07月20日 07:40   来源:红网   维扬书生

  日前在京发布的《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农家子弟的比重逐年上升,目前已达到53%。高职毕业生月均收入连续五年增长,毕业3年后月收入5020元。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不断扩大。(7月18日《人民日报》)

  过半高职生为农村娃说明了啥?

  首先,这一现象反映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的残酷现实。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到二线三线城市再到乡镇农村,从发达地区到中西部地区,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呈现越来越差的趋势,城市孩子享受到的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偏远农村的孩子却还在为缺少教材、缺少教师而犯愁。这种不均衡,一方面让农村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即使农村孩子随父母进了城,其外来人员子女的“出身”依然让他(她)难以和城里孩子共享城里的教育资源。农村孩子想的是“有没有学上”,城里孩子想的则是“上什么样的学”。再加上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叠加了城里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城里孩子竞争?

  其次,这一现象反映了社会大众不得不正视的阶层固化的冰冷现实。著名学者廉思调查发现,家庭状况与所考入的学校成正比,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就越差。过去农村孩子把考大学当成是“跳龙门”,而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农村孩子上名校的几率越来越小,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孩子只能选择二本三本院校或者高职类院校。重点高校里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

  向上流动倍感艰难的不仅仅是农村孩子。2004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对全国34所高校的生源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普通工人子女考入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别减少了7.9%与5.6%。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就都有往高处走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能比较通畅地让所有阶层都有往高处走的权利,社会就有希望。社会阶层的分化对立日益严重,造成草根阶层失去向上流动的可能、中等收入阶层产生严重的被剥夺感、新富阶层则出现严重的移民倾向。

  对此,上海大学顾骏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阶层划分应该用一个同心圆来表述,而同心圆的核心就是“权力”;离权力越远的人,就像螺旋转动一样被抛出局外。公共权力私有化、部门化,权力部门利益化,部门利益制度化,权力使用交易化等腐败现象层出不穷,“龙生龙,凤生凤”就会成为一种社会必然,农村孩子希望读书“跳龙门”向上流动的愿景就会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